税务总局印发《全国税务系统督察审计规范》

02.09.2016  02:38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全国税务系统督察审计规范(1.0版)》(以下简称《督审规范》),全面规范督察审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制度依据、文书档案等业务,形成覆盖国税、地税,涵盖税收执法督察和内部财务审计,融实体业务和工作程序于一体的督审规范,实现税务督察内审工作的“车同轨、行同伦”,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和税收工作大局,推进治税管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大类575个模块 覆盖督察审计全部流程

  “此次出台的《督审规范》,既具有基本的制度规定性,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指引性,体现出鲜明的税务系统督察内审工作特色。”税务总局督察内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督察规范》包括督察审计基本规范、执法督察操作规范、内部审计操作规范三篇。其中督察审计基本规范,包括职业规范、岗责规范、流程规范、文书规范、数据规范、档案规范六大内容;执法督察操作规范和内部审计操作规范,梳理检查节点335个,检查文书资料988项,风险点2343个,检查方法和路径936个,政策法规依据1342个。

  《督审规范》立足于加强税务系统内部监督,为督察内审工作提供“导航仪、雷达器、工具箱和流程图”。上述负责人解释,“导航仪”,就是为每一步督察审计提供具体指引,确保精确制导方向,相关人员能够按图索骥,达到预期目标;“雷达器”,就是相关人员在开展每项督察审计前都能通过《督审规范》提供的疑点核查方法和路径,像雷达一样搜索到税收执法和财务管理疑点;“工具箱”,就是每项、每个环节的督察审计查什么、怎么查,《督审规范》都有相对应的工具;“流程图”,则是在督察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准备、实施、报告和整改都有基本流程,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程序、标准和要求,做到操作一个流程,工作一个范式,监督一个标准,检查一把尺子。

   监督税收政策落实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税务系统的督察审计承载着强化行政监督、防范系统风险、服务税收大局、促进治税管队的重要使命,其中组织实施对税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税收管理等党中央、国务院和税务总局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随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财税改革的深入推进,税务部门出台了多项便民惠民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执行的如何,事关广大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为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督审规范》对每一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察从业务概括、资料归集、方法路径、政策依据、整改建议等方面都作了详细描述规范,使各项工作清晰明了、有据可循,工作人员可以按图索骥、对照作业。特别是每一项政策都指明了可能出现的疑点,并给出提示,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例如,为了规范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察,《督审规范》明确提出了对企业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未按规定分开进行核算违规实行加计扣除未审核纠正、未按规定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纳税人进行核查等9项疑点提示。

  同时,在税收优惠督察操作规范中,针对如何检查和评价税务机关办理核准类减免税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督审规范》也列出了具体的方法路径、政策依据和整改建议。如对符合减免税条件而未享受的纳税人及时进行提醒,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或采取欺骗手段获取减免税资格的纳税人及时进行处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对相关税务机关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确保权力行使“不任性” 保持自身“肌体”健康

  行政法治和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权力行使不能恣意、任性,不能乱作为、不作为。此次《督审规范》的制定和推行,为促进税务部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税务、责任税务和廉洁税务提供工作保障。

  如针对重大经济决策审计,《督审规范》要求主要检查和评价经济决策的合规性,是否存在不符合单位客观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是否存在主要负责人“一言堂”决策,未按规定实行末位发言制等18项疑点;明确查询网络财务管理软件、对比大额资金支出原始凭证等方法和路径。对审计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对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督审规范》的制定推行,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推动实现“规范督审”的基本工作依据和重要指引,有利于规范督察内审工作;通过全面规范执法督察、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利于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实施统一规范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发现问题,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通过规范实施税收执法督察和内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强化治税管队。

  “一个好的规范制定出来,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真正应用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告诉记者,随着《督审规范》等各项税收工作规范的落实和完善,一定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税收现代化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