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崖听雪:“高温津贴”不能一直沉默
炎炎酷夏,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情况如何?高温津贴兑现得怎样?近日,四川省人社厅发布全省21个市(州)近年来夏季高温劳动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只有约42%的劳动者表示享受到了高温津贴,90%的受调查员工表示高温权益受侵害时不会选择投诉。为了保住“饭碗”,劳动者维权出现集体失声现象。(7月29日京华时报)
“高温津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海市蜃楼,除了媒体和网络的不断发声,其他的劳动者大多数选择了沉默。在劳动者看来,“高温津贴”只是想象中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离他们太过遥远和不现实。劳动者选择了饭碗,就必须选择沉默,所以他们似乎是最委屈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沉默,助长了这些“老板”的嚣张气焰,在无形中下拉了整个劳动者的地位。
最近几年,我国的就业压力有所增大,有的劳动者为了一份工作,不惧路途遥远,甚至选择跨省上班,这样恶劣的条件都能忍耐,“高温津贴”有与没有,在他们看来就微不足道了。但沉默的“高温津贴”不能一直沉默,任何理由都能不能阻挡劳动者维权的步伐。
有人说,社会经济条件没跟上,哪有那么多钱来发津贴,发展中国家就要按“穷”的方式发展。这句话让人不禁联想起了俄国的农奴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观点也是:有那么多的奴隶,何苦再去买那么多的大机器。殊不知,劳动者在争取自己权利的同时,不但提升了整体劳动者的地位,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新的风向标——面对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倒逼企业逐渐摆脱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转向更加高级的发展模式。
也有人说,劳动者的维权关键在于精致无漏的法律。而笔者认为,我国对于劳动者权利保障法律已经相当完善,唯一缺的就是有效的监管。而如何有效的监管,不是一句空口的“发挥政府主观能动性作用”的白话,关键是监管模式和体制的改革。“一切为了地方经济”不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勾结的理由,反而是某些腐败分子的借口。只有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的地方政府,真正有效的监管模式自然而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