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回归祝福本意才能成良俗

03.02.2014  13:23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春节期间,一则题为《盘点80后过年九大怕》的帖子引起网友共鸣,其中怕外甥侄子(给外甥侄子压岁钱)、怕送礼、怕亲戚邻居问工资等尤显突出。高额的人情消费不仅成为催生“恐年族”的重要原因,也让寓意祝福的传统习俗变了味。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家团圆欢聚一堂,一起辞旧迎新,充满温馨和美。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传统年俗逐渐改变,不仅“年味”变得淡了,而且有些“礼数”也变得怪了。比如压岁钱,有的孩子几天内就变成“万元户”,而不少打工族的年终奖还没捂热,转手就全散给了亲朋好友的孩子。压岁钱已成为高额人情消费的大头,也让春节变成一些人的“春劫”。

  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已超过4000多年。春节不仅影响着中国人,作为汉文化圈传统的农历新年,春节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压岁钱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春节拜年时,长辈将红包作为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有“压住邪祟”之意,寓意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然而近年来,寓意美好的压岁钱行情一路看涨,数额从几十元、一百元,涨到目前的动辄上千甚至过万。压岁钱在成为一些成年人春节大笔支出项目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向孩子灌输了不正确的金钱观念。对少不经事的孩子而言,轻易得来的“巨额”财富,可以让他们把“粒粒皆辛苦”的谆谆教导抛在脑后,因为事实告诉他们,“不劳而获”确实存在。数额巨大的压岁钱,还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甚至是炫富的心态。曾经就有这样的报道:某地一名男孩向同伴炫耀春节期间收到的不菲压岁钱,结果遭到几个同龄孩子的围殴。

  有人说,压岁钱数额的变化与人们的收入增长同步,经济发展迅猛,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并无不妥。然而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这个理由并不成立。与内地类似的是,香港在春节之际也会派压岁钱,当地称其为“利是”,香港社会的红包大小,并没有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太大变化。长辈给晚辈发的红包以十元、二十元为主,因为数额并不大,所以人们并不看重具体的数额,人们看重的是收获平安快乐的美好祝福。

  压岁钱数额上涨的持续动力是什么?成人长辈“挥金如土”的背后,是受制于人情的无奈,以及偿还人情债的压力。过年时对方给自己孩子一个500元的红包,自己出手时红包无论如何也不能小于500元,否则面子过不去,也怕别人说闲话。这就是家长最普遍的心理。亲戚、同事、朋友间的礼尚往来行为,在让情谊渐浓的同时,也让人情债的“蛛网”越织越密。越来越密的人情债“蛛网”,让压岁钱越涨越高,加大了社会公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也加大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的成本。以金钱量化人情和成人社会的攀比之风,也严重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童真。

  人情债问题日渐突出,人际交往成本不断推高,说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摆脱传统人情社会的制约。要想从人情社会转型至契约社会,降低人情往来形成的经济负担,需要建立更完备的市场规则和法治体系,使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摆脱对人脉关系的依赖。

  具体到压岁钱问题,还需要每个人自问一下:春节是什么?只有我们真切意识到,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凝聚着华夏子孙的情感寄托,才会努力使“压岁钱”回归最初的祝福本意,派“压岁钱”才能成为一种自然、健康的社会良俗,代代相传下去。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