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缘何成腐败重灾区?

11.05.2015  13:46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这一角色,承担着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繁重任务,责重权大,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和考验。(半月谈 5月8日)

  要实现“郡县治,天下安”,第一责任人当是县委书记。作为宏观之末、微观之始的县级行政区,县委书记的执政成绩决定了全党全国各方面发展的整体形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委书记虽不如省部级、厅局级官员那般位高权重,但也手握一县区域发展大权,肩负一方群众幸福期待,可谓权力不小、责任重于泰山。

  或正是基于县委书记如此重要的作用,对于县委书记群体的腐败的关注自然更加刺眼。从媒体统计发现,从去年2月江西会昌县县委书记傅春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开始,到今年4月9日河北通报清河县县委书记冀东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仅从中纪委权威渠道通报的落马县委书记已达38名。这一数额可能不算大,但联想到一县县委书记所带坏的一县政治生态,38名违法县委书记所起到的这个破坏面积不堪设想。

  县委书记缘何成了腐败重灾区?一则是无休止的贪欲人。卡耐基说过,人性中存在天然的弱点。所谓七情六欲,只要突破正常的需求,成痴成迷,难免成魔,而魔是正常的法规、道德无法约束、遏制的。一些县委书记腐败,到底是贪的什么?被判死刑的江西南昌县原县委书记汤成奇贪污3900多万,给国家造成2.8亿损失,安徽泗县原县委书记晏金星10年受贿600次,平均每周一次,到底是贪钱还是满足于病态的贪欲?二则县委书记处于各类权力和人事关系核心节点,是一县各级干部焦点和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曾有媒体报道,某县委书记遭查后,该县上上下下牵涉进上百名干部,引发典型的系统式、塌方式腐败。三则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县委书记集资源分配、干部选拔等大权于一身,自然成为不少试图通过攀附权力升官发财、获取不当利益者眼里的“猎物”。

  权力就意味着获取资源和利益的“捷径”,这成为中国社会不容忽视的文化“毒瘤”。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投入巨资用于旧城改造、土地流转、基础建设、扶贫开发、涉农补助等,凭借县委书记的审批权或影响力大肆受贿敛财。四则,绝对权力,意味着没有任何起作用的制约,相应监督机制的缺失,让一些违纪县委书记习惯独断专行、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