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看变化 促发展——全省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优秀文章选登之五

26.04.2016  16:39
 

油茶树上的“幸福经

我的家乡瑞金还有“十二五”省级贫困村49个,是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春节回乡期间,有幸同市扶贫办的朋友去慰问贫困户。慰问点在丁陂乡,一个地地道道的偏远山区,人口约1.5万,目前全乡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795户2190人。以前,人均半亩左右的耕地和小户粗放式的山林经营让当地群众望山兴叹,乡域经济既跳不高,也飞不起,扶贫难度可想而知。

刚进入丁陂乡地界,映入眼帘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据了解,全乡种植油茶面积去年底已超过了3600亩。“主题是发展,主攻在山上,主品是油茶”,这是去年初丁陂乡提出的奋斗口号,一年时间下来,全乡新增油茶基地1600亩,近千人脱贫。

我们要去的一户陈姓贫困户,称他为脱贫户更为恰当一些。几年前他参加村里成立的油茶产业合作社,去年底正式脱贫。“山溪村陈叔,家中仅有高龄母亲和上小学的孩子,劳力不足,根据他的意愿,帮助其种植油茶,争取三年内脱贫……”这是两年前扶贫人员在陈叔的贫困档案中记录的文字。在与陈叔交谈的十几分钟里,这个40出头的汉子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陈叔说,原本他对种油茶有很大的顾虑:“我小学都没毕业,啥都不懂,哪会种什么油茶树哟,要是把家里仅有的那点钱都砸在这上面了,我以后怎么过日子啊。”面对顾虑重重的陈叔,扶贫人员并没有放弃,而是专门安排茶油公司的技术员为农户进行培训,还对油茶产业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让他感觉到油茶产业是一个阳光产业,增强了他的种植信心。同时,针对散户种植和经营模式落后造成生产力低下,以及很多农户有想法没资金,无法实现种植油茶愿望的问题,丁陂乡要求各村委会牵头,成立油茶产业发展合作社,干部带头,开展互助合作,有效解决了规模化以及农户资金短缺问题。再加上政府出台对油茶种植补助600元/亩(贫困户650元/亩)的政策,极大减轻了农户投资负担。

望着眼前漫山的油茶树,陈叔骄傲地说:“三年后我们山上的油茶树一年至少能带来300万元,欢迎你再过来!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朱胜林

 

 

重视对民间传统手艺的保护和传承

 

我老家在遂川县城,家附近新建的一座公园,叫龙泉公园。初四下午,天朗气爽,我来到公园闲逛。公园内,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节日的江南园林风景。因是春节长假,逛公园的人也比往常多了许多,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画。

在公园广场,几个小孩围着一个小摊在买东西,我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年轻人在做糖画。糖画是一项传统民间手艺,我小时候经常遇到做挂糖的,也曾吃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传统手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在南方城镇已难觅其踪,只留在我的记忆里。

只见这位师傅手拿一把勺子,里面掺有饴糖和蜜糖,勺子放在小炉上,稍经炭火煎熬后,糖便在他手中如魔术般地流动起来,随后,他用一个小扁铲子轻勾细划,趁糖画有余热粘上小竹签,一只晶莹剔透的“蝴蝶”诞生了。一个小孩给了2元钱,拿着这只糖画蝴蝶高兴而去。因是现场手工制作,既让人好奇,也很讨孩子们喜欢。没多久,他就卖出了几串不同图案的糖画。我感叹,这样的糖画称为甜蜜的艺术品不为过,既能让人在满足口福的同时,也能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趁着年轻人放下手上的活儿,我与他聊了起来。他说,他是附近乡下人,这是跟他父亲学的手艺,父亲年纪大了,早就不再做糖画了,这门手艺是门绝活,后人不去学,这手艺就要断了。因此,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兴趣,坚持跟父亲学了这门绝活。他说,他的技术没父亲的好。他在街上卖挂糖,还引起了媒体关注,市、县的媒体记者还到过他家采访。我欣赏这位年轻人,在科技飞速发展、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的年代,他不顾世俗的眼光,仍能潜心学习民间手艺,精神可嘉。

糖画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蕴涵独特的内涵,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更是先辈们勤劳、智慧的体现,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而这民间传统手艺若能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对现有传承人加以保护,帮助其改善经营条件,加强宣传,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尽可能挖掘其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或许能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门路。

但愿糖画这门手艺能得到政府和社会以及热心人士的关注、重视、支持和帮助,让这位年轻人的梦想早日实现,让糖画这一传统手艺成为大街小巷一道独特风景。

       省委台办 林挺华

 

 

老乡对美丽家园的美好憧憬

大年初四,我回到家乡南昌县向塘镇新村调研,先后走访了下付、沥口、街上等村小组,同村民、村干部交谈,宣传党的政策,倾听农民呼声,感受农村变化。

最好的印象——农民对党的政策衷心拥护。当问到大家对党的政策的感受如何,男女老乡异口同声:中央政策好,种田不交税,住院有报销,困难有补助,发展有补贴,政府出钱为村里修了路,春节还给每家每户送了春联,感谢共产党!他们的质朴和坦诚,他们对党的拥护,使我深为感动!

最深的感受——农民对美丽家园的美好憧憬。走进新村,看到的是村容村貌的明显变化,平整的水泥路,电视、入户宽带,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极大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整洁、美丽的新村学校,证明了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全面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随着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村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美丽家园。

最大的欣慰——农民对致富发展的热切期盼。新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小组,农户1700户,6720人。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种植水稻、蔬菜,养鱼及到附近县镇工业园打工,发家致富的空间和机会显得不足。谈到发展,村民对致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表示只要有人带头,引入技术和方法,大家就愿意一起干,对致富的带头人、引路人和致富方式,表现出极大的期盼。

加大新农村建设,还要继续做到“三聚”:

一是聚人气,实施精准扶贫。围绕村民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一年扶持一两个能给村子带来明显变化的项目。比如,建一个供村民活动的小型文体宣教中心,为村民提供学习交流、日常健身的场所,也为村委部署工作、宣传政策、教育培训提供场所,提振村民的精气神。

二是聚地气,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推进“种养加一体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和生态农业模式,引导村民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完成农田水利标准化改造和土地确权,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让村民在家乡留得住、有钱挣、过得好,在本地安心增收致富。

三是聚正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子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干部的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试行村委会书记异地交流任职,适度提高待遇,使村干部在农村发展中争先锋、打头阵。

       省检察院 李凯俊

 

 

三大工程”在“最后一公里”落地

我的家乡在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曾几何时,要想回路程才100多公里的老家,得一看天气、二问路况,纠结一番而后行。但今年春节前,昌栗高速和宜慈公路双双通车,让我享受到来回各一个小时的便利。慈化鞭炮、烟花、煤炭运输、十多万人的出行问题也就随着高速、省道、镇村通、村村通、组组通迎刃而解。

一进入慈化地界,横跨公路的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着具有慈化特质的软广告。慈化有着10多万人口,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林场,财政收入过亿。乡镇设立了消防中队、有塑胶跑道的中心小学和文艺气息的青少年文化宫,集镇中心区,咖啡屋、汉堡包店、健身房一应俱全,道路上统一规划了停车位、可移动垃圾桶。一幅生动的小城市画面,让你忘记了置身的是乡镇区域。与之相比,镇政府办公场所却显得太落伍了。两幢40多年房龄的危旧办公楼容纳了28间办公室、142名干部,电影院、地税所、中心小学弃用的旧房成了镇干部的宿舍。镇领导一班人对全镇的民生工程加码又加码,而对自身的工作生活条件却“抠门”再“抠门”。

在街头醒目位置,我们还读到一条提示:“请您认真接听省民调中心电话,如实反映您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您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敢这样宣传是要有底气的!早年在当地,群众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习惯动用宗族势力摆平,政府常常被施压。为扭转这个局面,镇里开出了药方。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印发了《建设好慈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的公开信,增强村民对法律的认知度和对政府的认同感。二是以身边的榜样——感动中国人物谭良才为引领,在各村设立谭良才工作室;推行“两联三送”,整合矛盾调处,加强治安防范,排查安全隐患,开展结对帮扶。我省近年来开展的“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在我的家乡得到了推行。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慈化上访少了、民风淳了、人心齐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

可以想象,有党的爱民、亲民、惠民政策,加之本土先进人物的激励,再辅之慈化寺禅宗文化,家乡的人们将同时收获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财富。

       省信访局 吴青宜

 

 

那路 那水 那人

载着浓浓的乡愁,春节我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余干县古埠镇上桥村。七天的假期,走亲访友拜年,欢乐而充实。特别是耳闻目睹家乡发生的几件“新事”,更是欣喜,坚定了我对农村未来发展的信心。

村路口堵起来了。大年初二中午,约好来家拜年的姐夫打来电话:“车子堵在村口,你们先吃!”出于好奇,我赶到村路口,只见挂着各种外地牌照的小车排着“长龙”,远处还有车辆缓缓汇入车流。母亲告诉我,仅我们这个不足300户的小村庄,汽车就有40多辆,邻村买车的也不在少数。通村公路本就偏窄,年节期间人车混行,堵车这类“幸福的烦恼”也成了“新常态”。联想起近年来村里盖起的一栋栋小洋房、建起的一条条硬化马路、开设的一家家超市酒店,不由地慨叹:曾经的贫困村,在政府精准扶贫措施和村民自身努力下,已阔步迈入小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母亲河净起来了。儿时的记忆里,穿村而过的古埠河水深流急、河水清澈干净。在这里,父辈曾取水灌溉、村妇舂米洗衣、小孩嬉戏垂钓。不知何时起,各类生活垃圾被随意乱丢在河边,“母亲河”渐渐沦为“黑臭河”。此番回乡,最惊喜的莫过于发现“母亲河”又焕发了原有的光彩。近年,村里实施“清洁乡村”工程,聘请4名保洁员、购买2台环卫车,每5家配发1个环卫桶,严格“门前三包”和评比通报,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同时,河道清淤、公厕改建、自来水改造、路灯亮化等齐头并进,开启了乡村的“美丽密码”,洁净秀美的小村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莞尔向村民走来。

乡亲们舞起来了。年三十晚上,我听到隔壁堂婶家传来有节奏的跳舞声。堂婶原先沉迷搓麻将、打扑克,为此少不了与堂叔吵架。据村民们讲,去年夏天,村里请堂婶组织妇女们学跳广场舞。刚开始,大家还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时间一长,大家都放开了手脚。如今,女人们、孩子们灵活扭动的舞姿,已成为小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悠闲散步、唱歌跳舞、网络购物、逛农家书屋,富裕起来的邻里乡亲,对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更深的渴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变化真真切切地在小村发生着。可贵的是,村“两委”干部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决心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紧抓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良机,召集大家民主协商,共商乡村发展大计,进一步打好“民生牌”、撑好“平安伞”、拓宽“幸福渠”,打造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升级版”。

天时、地利,政通、人和。老家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农村的前景一定更光明!

       省安监局 何新基

 

 

谁为回风力 清香满面来

我的老家松湖镇是南昌市新建区的一个小镇。时隔多年之后,今年春节我回到家乡,再次感受到这一方水土滋养出的质朴善良,更感受到家乡民生改善的喜人画面。

收入增长,生活渐富。药湖的养鸭、港北的肉鸽、锦北的蔬菜、青山的生猪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粮食生产有了保障,农民收入逐年增长,乡亲们正向着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迈进。

公交便民,百姓优先。公交在松湖人的翘首以盼中到来。路,是老家发展的瓶颈,也是希望。“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在岁月里斑驳,如今我们坦然告别了交通不便的无奈。公交车站点覆盖镇上多数自然村,车子准点,票价便宜,还可以用手机在网上实时查询运行情况,大大方便了乡亲们出行。说起这一新变化,大家都说要给政府点个赞。

民事代办,党建新貌。回乡听到一个简朴亲切的故事:港西村村民戴西权夫妇上了年纪,申办建房不便,老人找到村里便民惠民服务站,村干部受理了老人的申请,并积极为他们申办了建房手续。夫妇俩激动地说:“要不是村里的干部帮忙办,我们老两口跑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准备好材料。”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朴素的心声便是基层党建新面貌、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改善民生,精准扶贫。最切实际的民生需要用脚丈量。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从而达到我省2018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江铃集团与老家仙亭村的结对帮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道,现在是宽阔整洁的“江铃集团爱心之路”。目前,仙亭村的道路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光伏电站等扶贫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家乡的变化是可喜的,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是面临着一些困难:乡亲们接受的农业教育和技术化培训还不够;留守儿童、老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面对困难,乡亲们总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次回乡,我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谋发展、奔小康的热情,大家都在为家乡的发展踊跃出谋划策:一是拓展经济增长点。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稳步提高,扩大水禽、生猪、蔬菜、肉鸽、珍珠等养殖规模,希望政府能给农民提供更多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修建水利的同时,保持青山绿水的好环境。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技能,满足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需求,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步伐,多开展“法律、科技、文化、卫生”四下乡活动,创评文明信用农户,让信用较高的农民得到实惠。

省质监局 夏 萍

 

 

轮作休耕 藏粮于地的好方式

自“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以来,“轮作休耕”一词迅速成为农村百姓热议的焦点。春节回乡期间,笔者就这一话题与亲朋好友进行了深入交谈。

休耕不休耕,总得先算账。在大家七嘴八舌中,我总结出了三笔账:

一是生态环境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开始推广化肥时,每亩稻田只要20斤化肥就足够了,但现在却需要复合肥、尿素等肥料140斤;农药也是这样,之前对付稻飞虱等病虫害,打一次农药就有效果,而现在必须反复喷洒,这必然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粮食农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后果。当前,耕地地力严重透支、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如果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将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更好地维护好农村那片碧水蓝天。

二是收入支出账。邻居跟我一笔一笔地算了每亩田的各项支出:化肥150元、农药90元、种子100元、收割机100元、人工600元,加起来是1040元。2015年早稻收购价是126元左右,中晚稻收购价是138元左右,按亩产1100斤计算,亩产粮食大概可得1450元,加上各项补贴82.6元,实际收入为每亩1530元左右。收支相抵,每亩田收益500元上下,这与外出打工的收入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为此,很多百姓早将自己的农田转包给其他村民种植,或者干脆选择撂荒。推行休耕政策,可以使农民从农田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外出务工上,既可增加收入,又可为城镇化进程添砖加瓦。

三是财政压力账。根据2015年我省的农作物补贴政策,一亩水稻财政需补贴粮食直补11.8元、良种补贴15元、农资综合补贴56元。另外,据笔者了解,家乡及周边各乡镇的粮库均高负荷运转,仓储成本过重,即使是在水稻收割季节,也是采取限额收购的措施来缓解收储压力、节约仓储开支。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如果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稳步推进轮作休耕制度,既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又可减轻财政的巨大压力。

我国古代就有重视土地轮作休耕的传统智慧。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等记载。早日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既是对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实现藏粮于地的现实需要,更是当下农村百姓内心的强烈呼唤。

       省直机关工委 万柳春

               (载《江西日报》2016年4月22日A3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