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升级的“赣南行动”

16.08.2014  20:22

题记:季夏的赣南,青山如黛,天蓝似海。夹杂在翻滚热浪中的草木幽香随风散逸,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生机。

两年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扶持下,在省委十六字方针指引下,赣南发展升级提速提质提效,2013年,赣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同比增长13.3%,增速由全省末位前移至第一位,创近9年来新高。

放眼赣南,满目是变化着的风景。《若干意见》实施两年来,赣南从城市到乡村、从政风到民风、从思想观念到工作作风,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929万赣南儿女披风沥雨、高蹈奋进的身影,赣南在发展升级中闯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新路。赣南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是“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共产党得民心”的生动诠释。

伫立于这片曾经苍瘠的红色故土,我们感慨于她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同时,赣南老区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实现嬗变?“破茧成蝶”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带着疑问,带着思考,我们深入赣南的迤逦群山、田畴阡陌中,去追寻足迹,找寻答案。

春的希望——勇破坚冰,承接中央政策“大礼包”,迈出赣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

似一声惊雷乍响,唤来了春天蹁跹的跫音。

两年前出台的《若干意见》,被赣南老表亲切地称呼为“幸福宝典”。正是这项中央为赣南革命老区量身订制的特殊扶持政策,成为一切变化的滥觞。

中央出台《若干意见》,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赣南万世开太平,将从根本上、全方位改变赣南老区贫困落后的面貌。”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饱含深情地说。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上的敦实蒙古汉子,干起工作来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他是《若干意见》出台实施的亲历者和有力推动者。

让我们把时针回拨,三年前的赣南,落后情况让人难以置信。当时,全市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有215.46万扶贫对象,近300万人居住在危矮破旧的土坯房中……

史文清到任后,立即风尘仆仆,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用脚丈量这片让人心怀敬意的红土圣地。然而,他看到的,是寒冬腊月,年近八旬的红军烈属还穿着凉鞋;是昏暗摇曳的松明子光影下,孩子们充满求知渴望而又百般无奈的眼神。他听到的,是住了百十年的危旧土坯房里,传出来的声声沉重的叹息。人们都赞美春天,居住在危旧土坯房里的赣南老表,最怕的却是雨水绵绵的春天。

这,就是曾经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革命史诗的赣南的现状!发展经济、摆脱困境,成为勇敢不屈、血性坚韧的赣南人民最深情的瞩望。

为了老区人民的福祉,冒风险也要说真话!新一届赣州市委、市政府用磊落的胸怀“自曝家丑”,用无畏的担当勇破坚冰,向党中央袒露了赣南老区最真实的一面。

历史不会忘记,老区人民不会忘记来自党中央的巨大关怀。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国家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来了,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10个文件,38个部委相继出台43个具体实施意见,39个部委对口支援赣南18个县(市、区),部委派来39名挂职干部开辟了惠泽赣南的“幸福通道”。

若干意见》实施后,赣南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企业所得税比法定企业所得税优惠40%,直接惠及赣南钨和稀土有色金属深加工、脐橙等20多个产业;赣州市内资、外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加上配套优惠土地政策等,使得赣南在享受特殊政策上成为 “中部的西部”、“老区的特区”。赣南红色故土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洼地、发展高地,迈出了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

…………

春风骀荡,鲜花怒放。

至今难忘,《若干意见》出台那天,整个赣南沸腾了,绵延不绝的鞭炮声中,人们奔走相告,那些笑悦的泪光里饱蘸着对未来无尽的遐想和希冀。

夏的耕耘——感恩奋进,在难得的机遇面前,赣南儿女用伟大的“苏区精神”续写荣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两年时光,弹指一挥间。

过去的两年,对赣南人民是一段充满质感的记忆。或许,用今天的笔墨,来叙述当初争取特殊扶持政策出台的不易,这两年奋战在苏区振兴路上的艰辛,一笔就可以轻轻带过。曾经的压力和汗水也已成为过眼云烟,但每每回忆起经历的一幕幕,许多赣南的干部群众依然难以释怀。

屈指算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制定,从北京启动会算起,只有89天;从《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到现在,也仅有短短的700多天。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那些日子,对于推动和对接这项振兴大计的赣南广大干部来说,根本没有“”与“”的概念。为了及时议决相关事宜,市委还曾利用常委们都在与国家部委对接汇报的间隙,在北京召开常委会议。

时间对于奔忙中的人来说,总是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许多赣南的干部在被问到这两年最大的体会时,不约而同地说,“时间过得太快,一眨眼就两年过去了”,“太忙了,实在来不及多想”。

时间对于那些笃行的实践者来说,又总是那样清晰而切近。信丰县委书记张逸是苏区振兴的亲历者,两年中的许多点滴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两年,从市领导到乡镇干部,晚上和双休日加班是常态,在办公室睡个囫囵觉习以为常。同在一座城市,一个星期与妻儿打不上一个照面也不奇怪。”每每深夜回到家中,张逸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那些日子,为了争取中央国家部委的理解和支持,赣南的干部们马不停蹄地跑,从办事人员到领导同志,一家家登门、一个个拜访、一级级汇报。大家都很忙,有时事先约好了,也常常因为临时变故,又得重约。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有的干部开玩笑说,过去上北京,觉得国家部委高不可攀,从哪进门都不知道,现在都快成为人家的“编外人员”了。

面对基层广大群众,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工作(以下简称“三送”)中,10万干部打起背包“进村赶考”,犹如水银泻地,沿着赣南山区的纵横阡陌,奔赴农村和社区。“三送”工作3年来,共帮助硬化村组公路4729公里,解决113.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低电压改造13万户,改造危旧土坯房40.6万户。“又见苏区好作风,结对帮带联群众;送饱送暖送新屋,贴心粘肉铭恩情。”迎来新生活的苏区群众,编唱着新时期的山歌。

在历史性发展机遇面前,赣南儿女发扬伟大的“苏区精神”,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在历史长卷上书写下新的辉煌一册。

秋的收获——卓然而立,两年累累硕果,红色故土上,一幅绚丽的时代卷轴在世人面前舒展

走进瑞金市叶坪黄沙村华屋小组的红军烈士陵园,心情是肃穆的。这里有17位牺牲在反“围剿”和长征途中的华氏兄弟、红军战士离家前载下的松树。他们相约革命胜利后回报家乡。

80多年后的今天,这17棵“信念树”已经长得格外粗壮,夏风轻拂,在蔚然深秀的树林中特别显眼。这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劲松,再次见证家乡巨变。

华屋119户中原本有103户住危旧土坯房,90户无电视机,无一户有家庭卫生间。《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结合土坯房改造,村里完善了垃圾池、排水排污管道设施,还建了标准卫生所,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看到这一切,烈士在天有灵,也该含笑了。

华屋的变化,是赣南大地两年来沧桑嬗变的一个缩影。

——两年间,赣州先后引进包括中汽零赣州产业基地在内的6个超百亿元的项目,而在2012年之前,这一数字还是零。

——182.7万农民走出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实现了几代人的安居梦;237.9万农村人口不再喝浑浊得像米浆一样的泥塘水;4100公里公路新建改造完成;近300万人不再受低电压困扰,7.1万户不通电山区群众告别了点煤油灯吃饭、举松明子照明的历史;

——2013年,赣州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均实现“三年翻番”。今年上半年,赣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量超过247亿元,两者皆为全省首位。

两年振兴发展成绩斐然,赣南红土圣地卓然挺立在世人面前。伫立在时光的流影里,怎不令人望风怀想?

八十多年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南方山区,进行了攸关中国命运的伟大探索。

八十多年后,这里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样本”。这场同样伟大的探索,结出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共产党得民心”的喜人硕果。

道一声感谢,有多少感怀葳蕤在赣南老表的胸际。兴国县埠头乡村民胡世瑞,经历了四次倒房、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生变故,几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如今,在“铭恩新村”住上了新房。现在,他逢人就说,“是习总书记的关心,党中央的好政策,才有我现在的好日子。跟着党往前走,越走心里越亮堂。

饮一杯酣甜浓烈的客家米酒,凝望沙洲坝毛主席旧居,门前那棵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樟树上,斑斓的阳光如淌金流银般倾斜而下。

大美赣南,醉在不眠中。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