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关于江西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安泽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达到5124美元;粮食总产量突破420亿斤,达到423.2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796.9亿元,增长12.4%;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6500亿元,增长17%;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450.8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1.1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0.2亿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3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1元,增长12.2%;外贸出口281.7亿美元,增长12.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5亿美元,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克服灾害性天气频发、禽流感疫情等挑战,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总产达到423.2亿斤,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家禽生产快速恢复,生产能力超上年水平。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1.1%;省级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80万户,户均增收2700元、同比增加200元以上。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若干意见》,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51万家、同比增加6100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6000家。在8321个村点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326个集镇和2923个自然村的镇村联动发展。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出台了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和促进光伏、节能环保、食品、船舶等产业发展的政策,实行“一产一策”,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预计高耗能产业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修编工作初步完成,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等的政策意见,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信息消费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9%。编制上报《江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规划》,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万元GDP能耗下降3.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2%、1%、2%、1%,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计划目标。
(三)深入推进重大区域战略,全省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围绕“龙头昂起”,出台了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案、推进昌九一体化工作方案、赋予南昌市更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意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任务分工方案等,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加快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取得新进展,昌九一体化工作迅速启动,“1+6”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昌、共青两个先导区的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启动,交通、通信、金融同城化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围绕“苏区振兴”,5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顺利实施,干部双向交流工作得到落实,38个国家部委和单位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出台了深入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成功举办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围绕“两翼齐飞”,出台并实施了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赣东、赣西“两翼”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四)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年省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突破1500亿元,达到1511.6亿元,创历史新高。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开工建设,向莆铁路、衡茶吉铁路建成投运,昌吉赣客专获国家批复立项,赣深客专有望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全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311公里,总里程达到3146公里。南昌至宁都等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厦坪至睦村高速公路、福银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等建成投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35公里。抚州电厂开工建设,峡江水利枢纽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建成投运,神华九江电厂获得路条,全省统调电力装机容量达1538万千瓦。
(五)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衔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93项,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与备案项目61项,取消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项。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实现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全覆盖,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营改增”试点顺利完成。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20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省级铁路产业投资基金。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煤价格实现并轨,成品油实现全省同价,天然气调价政策平稳实施。医改工作深入推进,建立了重特大医疗保障机制,26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企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继续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启动实施“招大引强”三年强攻计划,成功举办赣港会、赣台会、江西(深圳)现代服务业招商会、瓷博会、光彩事业赣州行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7%,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15%。
(六)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年初确定的民生工程76件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5万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退休养老金、失业保险、城乡低保、最低工资等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2.5万套、基本建成24.3万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6.8万户。完成扶贫移民搬迁6.3万人。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2%。
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投资、出口增幅持续回落,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运行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就业矛盾仍然突出,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等等。受上述问题的影响,有三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没有实现年度计划目标: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比计划目标低2.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省资源型、原材料行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受国内产能过剩的影响较大,主要工业品销售增长乏力,价格低迷,效益不佳。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比计划目标低1.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集团消费持续萎缩;前期消费政策退出,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较为明显;居民收入偏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网络购物、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未纳入统计范围。三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比计划目标低1.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等因素影响。
总的来看,去年我省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结构调整快了一拍,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和市场信心逐步回升,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为今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在我国经济增速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主要预期目标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计划(草案)安排GDP增长10%左右。这一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一致,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要求,有利于引领和稳定社会预期,也有利于为稳就业、保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考虑到今年的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保持了目标弹性,适当留有余地。三大产业方面,在正常年景下,按照主要农产品增产情况测算,预期一产增加值增长4%。经过近年来工业增速下滑、市场需求低迷的挑战,企业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市场信心回升向好,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二产增加值增长11.5%。今年国家和省将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预期三产增加值增长9.5%。三大需求方面,根据今年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初步汇总情况测算,计划(草案)安排今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为18%。去年我省消费基数较低,今年消费格局将进一步趋于稳定,同时考虑到今年物价涨幅预计高于去年,计划(草案)安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13.5%。今年的进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计划(草案)安排出口增长目标为7.5%左右,与全国保持一致,同时,安排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目标为10%。
——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计划(草案)安排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目标均为13%。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确保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比重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达到35.5%;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0.5%;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升,万元GDP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0.5%、1%、2%、2%。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预计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总体大于去年,去年对今年的翘尾因素影响1.6%左右,比去年高0.6个百分点;考虑到今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工业品价格可能由负转正等因素,测算新涨价因素1.8%。计划(草案)安排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既与去年计划持平,也与全国保持一致。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计划(草案)安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为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为11%,与今年GDP预期增速基本保持同步。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根据上述预期增长目标的测算,今年在主要经济指标上有望实现“五个突破”,即:城镇化率突破5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1万元。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按照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围绕完成计划(草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大力度地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严禁目录外审批。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赋予试点县(市)享受设区市一级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权限。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二是深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或重组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然资源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国有企业公开聘任经营者。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将县级纳入公开范围。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例,整合清理一批专项转移支付。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等行业。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逐步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编省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最大限度地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同步下放前置审批权限,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行网上并联式审批,做到公开、透明、高效。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重点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五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调整风电等上网电价,缩小工商业用电价差,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和售电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县级电网峰谷电价,适时建立和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水价和气价制度。逐步放开省管非处方药品定价权。六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按国家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七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行“先照后证”,实现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信用江西”建设,强化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推行各部门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加快培育发展金融市场,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组建省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推动保险资金入赣。抓住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机遇,促进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2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00亿元。
(二)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一是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草案)安排今年大中型建设项目560个,总投资约1万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实施省重点工程项目200个,总投资4500亿元以上。其中,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安排是:铁路方面,计划(草案)安排实施项目10个,年度投资203亿元。重点是主攻北上南下的高铁通道,开工建设昌吉赣客专、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续建合福客专、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加快推进赣深客专、池九客专、鹰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时,打通东西走向的高铁通道,建成沪昆客专杭长段、赣韶铁路并投入运营,新增铁路营运里程588公里,总里程达到3734公里。高速公路方面,计划(草案)安排实施项目24个,年度投资240亿元以上。重点是开工建设宁都至定南等13条高速公路,续建昌樟高速改扩建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寻乌至全南等5条高速公路,尽快打通高速公路连接线、断头路和出省通道,新增通车里程244公里,总里程达到4579公里。机场方面,计划(草案)安排实施项目3个,年度投资9亿元。重点是开工建设井冈山机场、赣州黄金机场扩建项目,续建上饶三清山机场,推进赣东南机场前期工作。出台民用和通用机场布局规划。能源方面,计划(草案)安排实施项目52个,年度投资251亿元。开工建设神华九江电厂、黄金埠电厂二期、500千伏红都输变电等项目,续建安源电厂“上大压小”、抚州电厂等项目,推进瑞金电厂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500千伏梦山至安源输变电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加快西气东输三线江西段、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建设,建设一批分布式能源等清洁能源项目。同时,开工建设赣江新干航电枢纽,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立项工作。二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实施“宽带中国江西工程”和“三网融合”工程,大力促进信息消费。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健康等服务机构,促进养老、健康消费。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产品和再生产品消费。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信贷政策和信用消费政策,强化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三是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抓好近年来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困难企业尽快扭亏增盈、走出困境。推广“财园信贷通”等融资模式,建设产业融资平台,努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煤电油气、用地、用工等协调调度,保障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继续加大涉企收费清理整顿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切实抓好“三农”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计划(草案)安排,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425亿斤、油料产量120万吨、肉类产量354万吨、水产品产量24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以“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品牌发展战略,重点促进我省茶叶、油茶品牌整合。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骨干水资源工程和灌区改造等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小二型水库、山塘等的除险加固力度。二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股份合作或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有序促进承包地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三是深入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重点抓好5000个省级村点、3000个左右市县自建村点建设,着力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和谐稳定。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计划(草案)提出,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00亿元,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56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此,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草案)安排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项目80个,年度投资246亿元。出台实施新修编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快培育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新设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力争有更多企业获得国家创投基金支持。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计划(草案)安排重点工业项目102个,年度投资762亿元。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有效化解产能相对过剩行业存量产能。鼓励和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北汽与昌河汽车重组后百万辆汽车工程、九江石化千万吨炼油和60万吨对二甲苯等重大项目,加大对城市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的政策支持,大力扶持“专、精、特、优”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万家数字企业”计划,培育建设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园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计划(草案)安排实施服务业项目42个,年度投资202亿元。继续抓好平台和载体建设,争取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总数达到42个,新增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20家、总数达到70家。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支持电子商务、信息、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重点行业发展。编制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旅游公路建设,抓好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五)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推进昌九一体化。全面发布实施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6个专项规划和11个专项方案。开工建设昌九大道和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取消两市间移动电话漫游费和固定电话长途费;实现商业银行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加密昌北机场至九江快运巴士班次,进一步开通有关沿线公交,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就业等公共资源的整合共享。制定实施昌九一体化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两市产业互补对接、整合重组、错位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重点,着力打造共青和南昌两个先导区,鼓励先行先试,推动跨越发展。二是深入推进苏区振兴发展。重点是出台“一个规划”,即:争取国家尽早出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抓好“两个对接”,即:对接好5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对接好央企入赣工作;推进“四个重大”,即:(1)推进重大政策落实。重点是争取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尽快全面落实到位,争取54个县(市、区)享受中央预算内投资西部政策。(2)推进重大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赣州市国家级高新区、瑞兴于试验区、“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章康新区等区域发展平台获得国家批复,支持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3)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快有关铁路、高速公路、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4)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龙南稀土发光材料、赣州经开区金属新材料、吉安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解决一批突出民生问题: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力度,基本解决原中央苏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改造、低压电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三是加快推进两翼齐飞。着力实施好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的两个意见,协调促进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抓紧制定支持抚州融入南昌对接海西的若干意见,积极构建向莆经济带,打造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
(六)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计划(草案)安排,2014年全省出口总额303亿美元,增长7.5%左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3亿美元,增长10%;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4037亿元,增长10%。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密切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合作,加强与长珠闽地区的全面合作。抓住国家构建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契机,促进与中部地区及相关省市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继续推进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二是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实施招大引强、央企入赣、赣商回归三大工程,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强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南昌、九江综合保税区。鼓励产业集聚度高、土地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的开发区优先发展,力争完成12家省级开发区扩区调区。三是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建立本省产品出口促进机制。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支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精密零部件进口。
(七)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计划(草案)提出,2014年城镇化率达50.5%,提高1.5个百分点。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导。适时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布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抓紧研究制定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配套政策。二是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放开户籍政策,有序放开南昌市城区落户限制,积极放开其他设区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选择若干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三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