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民警为25年“口袋户”落户
新华网江西频道6月2日电(冯建平)“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公安部门的帮助。”5月27日上午,九江开发区七里湖街道蛟滩村81岁的李存香老婆婆在邻居的护送下带着51岁的女儿刘英珍一行5人来到八里湖公安分局,将一面写有“情系群众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户政科于文荔科长和西林派出所教导员毛翰明的手中,感谢公安机关为其女儿落户,解决了其2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
缘何一个户口落户要25年,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突遇不测落户耽搁
1990年,二十多岁的刘英珍从九江县莲花乡的蛟滩村嫁到临近的排山村。在乡亲朋友的祝贺中,刘英珍同丈夫牵手开始了新的人生,虽然未领取结婚证,但两人还是过起了幸福而简单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丈夫突发疾病,撒手人寰,两人未留下一儿半女。当初带来的户口迁移证一直压在抽屉里,在户口还未来得及签到夫家的情况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婆家的不方便挽留,刘英珍只得带上户口迁移证怎么来怎么回,完成了短暂的婚姻之旅,离开了排山村。
怀揣手续平安度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蛟滩村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信息封闭、经济落后。身材娇小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刘英珍回到娘家后,不得不继续跟随父母亲过着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光阴荏苒,她这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即使是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变畅通了,房子变高变亮了,特别是近几年小汽车进了平常的农家,刘英珍的生活依然轨迹没有改变,随着父亲的离去,她只能和母亲共同生活,个人的婚姻一直放在一边。“她几乎没有走出门,去看外面的世界,更不用说用诸如手机等现代化的东西了”。邻居介绍说,期间,刘英珍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一直和其母亲在一起,好在老人身体还硬朗,支撑着一个家,直到近几年刘英珍遇到一些看病报销的事才想起了20多年前的户口迁移证。
25年后喜得新身份
2013年,刘英珍需打结婚证,她“口袋户”的事引来了好心邻居的帮助。从事建筑行业见过世面的李时江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两年多来,他和邻居刘女士等人四处打听如何办理落户手续。由于刘英珍属于成年人,以前的户籍地和现住地的管辖又变更,和以往相比,政策不同,办事程序不同,一个单位或部门无法给予其全面的政策性答复,给他们带来了很大麻烦。
2015年,按照户口迁移证上用手书写的情况及盖章单位,当找到开具单位九江县的乡政府并要求回当地派出所上户口时,李先生被告知派出所没接到移交的刘英珍任何户籍记录。想起九江县部分乡村曾整体划归九江开发区管辖,李先生只好按照现在的住址找到开发区七里湖街道的蛟滩村,得知户口需咨询派出所,但在西林派出所依然查询不到刘英珍的任何户籍信息。
了解到公安部门正在开展无户籍人员补录工作时,5月中旬的一天,李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八里湖公安分局户政科咨询于文荔科长。于科长热情接待李先生并通过其详细了解了当事人的困难和需求,面对弱势群众的诉求,尽管过去了20多年,但她表示特此特办,告诉对方需取得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在取得相关材料后,亲自与当事人以前及现在的相关部门联系,来回数次与对方查实相关证明、迁移证、补录申请表等材料,终于将刘英珍户口办理妥当。
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李存香老婆婆眼睛中泛着激动的泪光。今后女儿看病医保可报销了,出门也方便了。心中25年的压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