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已出现“博士” 宋朝只需精通一门职业
有人说“博士”一词是舶来品,是从英文Doctor翻译过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博士”一词不但是我国的本土词汇, 而且历史悠久,它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徐慎在《五经异义》中也说:“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当时的博士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一有机会他们就潜心读书治学,所以他们的学识非常渊博,“通古今,以备顾问”,号称博士名副其实。秦朝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到汉文帝时,九十多岁了,还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就连“皇帝”一词也是由秦朝的博士们议定的。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用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专管经学传授。此时的博士是通过征拜和荐举的方法选拔的,不需要经过层层考试。著名的汉儒董仲舒就是因为学识渊博被举为博士的。唐代设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到明清两代时“国子博士”仍然存在,只是越来越不值钱了,这时它与学士比起来,差距已经越来越远了。
我们知道,古代的学士也是官位,它最早出现在周代,一开始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史记·儒林传序》:“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南北朝时,学士也只是编纂撰述的官员,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翰林学士院,掌起草诏书,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李白就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需要说明的是,供职于翰林学士院的学士都是差遣职,本身并无秩品,上自三品尚书下至九品校书郎,他们都可以充任。
宋代也设学士院,只是这时的翰林学士已经是正式官员了,系正三品,并且不担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宋朝中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的。到了清朝,内阁、翰林院皆有学士之官,内阁大学士是文臣的最高官职。翰林学士因为常常接近皇帝,很容易提拔。
随着宋代学士地位的提高,与之相反的“博士”则在宋代的地位大幅度降低,如宋代国子、五经博士仅是正五品,而翰林学士却是正三品;清代文臣最高官职内阁大学士,更是远远高于博士一职。究其原因,这与“博士”一词在古代的滥用有很大关系。
在古代,凡是精通某一门职业的人都乱称为“博士”,如精于医学的就叫“医学博士”,精于算学的就叫“算学博士”,精于礼仪的就叫“太常博士”,精于音律的就叫“太乐博士”。不仅如此,社会上还出现了“茶博士”、“酒博士”和会做面食的“磨博士”。《封氏见闻录》:“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光这样的“茶博士”在《水浒传》和“三言二拍”中就出现无数次。随着人们习惯以低就高的用“博士”取悦别人,称呼别人,“博士”一词从此就滥了就乱了,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不过,随着1935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后,“博士”一词的尊严已经慢慢地恢复,特别是1981年我国恢复曾经一度废除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制后,“博士”已经成为人们崇拜和追求的最高学位,成了人们知识富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