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修复“钱景”好 乐平数百雕刻艺人重操旧业
徐 铮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
4月7日,位于乐平市塔前镇桃林村的乐平市中乐徽派古建筑修复有限公司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工人们在新的标准化生产厂房内,按照不同的工种,运料、刨木、切割、锤敲、锉磨、雕刻……
乐平作为赣剧的发源地之一,共分布着412座造型优美、风格各异的古戏台。继乐平浒淹古戏台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后,去年,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古建筑修复、仿造市场在当地应运而生,原本濒临失传的木雕技艺得以传承。
老艺人复出 年轻人接棒
该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传统戏台的建造是一项技艺水平高、涵盖内容广的组合劳动,工序复杂,砖石、雕刻、油漆、彩绘等工种各司其职。当地有一批专门从事古戏台雕刻的民间艺人,如徐洪源、胡发忠等已成为“国宝”级的建造大师。
过去,由于市场不景气,木雕艺人几近断层。近年来,随着古建筑收藏兴起,数百名古戏台雕刻艺人纷纷重操旧业。他们在全省各地收购未列入文物保护的老房子,将砖木编号后“肢解”,运至仓库,对已经腐败的部分进行修复,修缮好后待价而沽。
近年来,随着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该市依托“赣剧之乡”的“天时”,“古戏台博物馆”的“地利”,以及拥有一大批古戏台木雕技艺传承人的“人和”,新兴的古戏台修造产业顺势衍生。乐平成立多家古建筑修复仿造公司,投资新建标准化生产厂房,壮大专业技工队伍。
双田镇横路村,可以说是个木雕专业村,拥有木雕技术的大有人在,很多年轻人看好此行业的“钱景”,纷纷拜师学艺。4年前,6栋经过当地艺人修复的古建筑,被横店影视城看中后买走。
古戏台修复订单不愁
据介绍,用于古戏台营造、修复的木材,采用的是来自南美洲、非洲的进口原木,包括铁杉、云杉、柳安等10多个系列树种,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管理。目前,已接受贵州瓮安、都匀以及景德镇和乐平本地的生产订单8000多份。
在横路村,一栋气势宏伟的古建筑伸展精美的身姿。古戏台建造技艺传承人徐洪源说,修复这座来自弋阳县、本已破败不堪的“六合宗祠”,花了很大精力,光拆解就花了一个月,大货车拉了几十趟。
今年51岁的朱定会从20岁就开始学习木雕技艺。30多年的木雕经验,成就了炉火纯青的技艺,他负责雕刻的牌坊主梁,短短几米长的木雕画中,竟包含从种茶、制茶到品茶的11个流程,以及3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老手艺用上高科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乐平古戏台制造技艺如今也有了“数字”和高科技装备。
在该市塔前镇一家公司的数控雕刻厂房内,工人紧盯着电脑屏幕,实时查看机器的运转情况。据介绍,在厂房的生产流水线上,数控雕刻机一般负责平雕、浅雕、浮雕等,而更加细致精美的木雕产品,还需要工匠的手工打磨,需要现代技术和传统技艺的结合。
现代人用手中的技艺,守护着传统。数字机,用产业的思维,升华了传统。古戏台制造,用它独有的特质,演绎着从现代到传统的美丽“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