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烽:可否为“小拉兹”留一处栖身的洞穴

17.05.2014  08:59

  媒体出于善意的报道,再次令一些流浪者无“”可归:近日,沈阳当地媒体报道称,在沈阳火车站北站的北墙上,有一个没有护栏的洞,几个在附近流浪的孩子常年以此为“”。相关报道见报的第二天,火车北站后勤部门采取行动,用钢丝网堵死了洞口。而三个流浪的孩子,除最小的小宁被送回家外,其余两人不知所踪。(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没有人喜欢流浪,更多时候是被迫流浪。人生的际遇让一些人无法沿着上学、就业、成家的正常轨迹顺遂地走下去,而不得不小小年纪就品尝世间百味。

  就拿蜗居在沈阳北站墙洞里的这几个“小拉兹”来说,他们也曾有过梦想,也曾有过挣扎。像黄毛儿就打过工,而大个儿也一直惦记着去大连闯荡,“出海跑船”,或者“等满了18岁就去当兵”。只是,老天爷不依不饶地与他们开着各种残酷的玩笑:父母离异、工作被骗、身份证弄丢了、非婚生子开不了出生证明也没有户口……如此逼仄的境遇下,能够坚忍地活下来已属不易,而他们,不仅乐观直面命运带来的种种不公与刁难,时不时还闪现出一丝人性的光辉。比如,对于“要是回家,我就得和我爸一起捡破烂”的小宁,黄毛儿就曾说过“别回去了,我们养你”,凡此种种不能不令人想起雨果笔下的阿西莫多。

  可惜,现如今,他们连排风洞这个最后的“”都没有了。而这,与其说是因为媒体“好心办坏事”,毋宁说是冷漠、冷血的铁老大所造的孽。诚然,不是每一位流浪者都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而火车站也并非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但就像许多网友所说的,你可以不给予他们帮助,但至少请不要剥夺他们最后的栖身所。事实上,对于流浪者“有需要的给予援助,不需要的尊重其自由”,这既是人性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早已成为国际上的惯例。

  然而,在沈阳这起“洞中人”事件中,我们没有看到哪怕一位民政、慈善方面的工作人员站出来,向三位流浪儿童伸出援手,等来的却只有被封闭的墙洞,以及那句让人愤怒的“他们应该是‘被安置了’”的推测。相比北京市在封闭管道井口后对于“井底人”的有限作为,应该说,沈阳火车站对于墙洞一封了之的做法岂止是冷漠,简直就是犯罪!它让我们看到崛起中国的“另一面”——权力的傲慢、资本的冷血,以及弱者的无助与绝望。在那些阴暗的角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豪言壮语永远只是刷在墙上的口号,没有温度、只有嘲讽。

  我不知道在搬家的时候,黄毛儿、大个子是否会想起并哼唱那首老歌——“上海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但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作为头顶“”字号的公共部门,却实在是时候扪心自问:偌大的城市,可否为“小拉兹”留一处栖身的洞穴?否则,我们这些身处高楼、坐拥广厦的人们,难道就会有安全感、有尊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