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新突破

17.11.2013  00:46

人民网南昌11月16日电(秦海峰 肖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15日全文播发。11月16日,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梁勇接受本网采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决定》进行了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改革的新时代。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路径安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重大突破。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省80家国有文艺院团、47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广电系统“一张网”整合和局台分设、两台合并全面完成,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江西在创造文化艺术精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开展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推进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但仍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梳理:有的单位虽然转企,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对行政部门、行政资源依然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适应市场能力不强;行业壁垒、区域壁垒仍然存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等。”梁勇说。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如何才能把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改革就像“接力赛”,应当保持连续性。江西文化体制改革要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梁勇说,首先要在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上取得突破,激发文化产业的市场活力。比如,广电领域,虽然目前改革走出了一大步,但由于制度、体制藩篱没有打破,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因此,必须加快国有广电企业自身整合改制的步伐。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广电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兼并重组、项目投资等,全面推进国有广电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行资本运作,破解资金难题。成立江西文化资产国有公司,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信贷产品创新,完善融资担保特别是创新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其次要在培育文化骨干企业上取得突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包括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动漫创意业、影视服务业、印刷复制业,促进全省文化市场做大做强。要培养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整合江西省文化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集中优质资产,形成江西的强势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努力形成国有或国有控股为主导,民营文化企业为骨干,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新格局;打破行政分割,成立江西演艺集团、广电集团,争取上市。

“第三要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结合,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全省人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第四,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取得突破,加快赣鄱文化“走出去”步伐。要切实提高江西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赣鄱文化品牌带动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努力使赣鄱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有更大作为。”梁勇表示。

延伸阅读:
  • 南昌街头看《决定》:餐馆老板称社会保障让自己更安心
  • 汪玉奇:改革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 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 中央文件首提房产税立法 可解决正当性问题
  • 图解:三中全会《决定》涉及11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
  • 江西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
  •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