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民间春节 吃白菜宴

11.11.2013  17:37

  年话: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

  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给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乐:红红小鞭论个放

  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心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要踩着缝纫机\"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初一早晨醒来,孩子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着一套新衣。平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多困难的家庭都要想办法给每个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改的也好。

  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可是宝贝,家里统共给买了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藏在家里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发现了\"偷\"走几个,父母们就成了难断家务事的糊涂官,只有许诺\"再买一挂\"才能安抚孩子们的哭声。到了晚上,全院子的人都出来看放花,孩子们手上提的小灯笼有五角星的,也有宫灯式的,星星点点煞是好看。你家的\"老头乐\"喷出满天花雨,我家的\"火树银花\"也不逊色,他家的\"螺丝转\"、\"耗子屎\"蹿进人丛,激起一阵阵笑闹声。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陶然亭等公园里熙熙攘攘,免费开放三天使人们游兴大发,故宫、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要逛的地方真不少。买得起票或单位发票的人们还可以到大华电影院看立体电影,去工人体育场看马戏。如果有兴致,厂甸也是个热闹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