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致癌?三个问题为你解谜

30.10.2015  16:25

  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10月26日对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致癌性做了评价,将食用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 级别(2A类),并称这一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证据”证明食用红肉在人类中会引起癌症,并有“强有力的”机理证据支持其致癌作用。把加工肉类归为“人类致癌物”(1类),这是基于有“足够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类会在人类中引发结肠直肠癌,并将上述消息发布在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中。

  这消息一出,马上引起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媒体也纷纷在头条做了报道。中国肉业协会对此消息进行了回应:“这个报告是不慎重、不科学的,且报告结论不能完全代表全球科学界的观点,肉类产品是否致癌还需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才能得出结论。”作为老百姓,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份报告呢?肉还能吃吗?小于老师今天从三个方面来解答。

   一、吃肉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是杂食动物,不论生长还是发育都是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支持,其中肉类食物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如果没有了肉类给我们提供蛋白质,人虽然不会因此灭亡,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长与繁衍。

   二、吃肉致癌的结论如何得出?

  首先,红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当蛋白质摄入过多,消化吸收不彻底时,少量未被吸收的蛋白质在肠道中就会腐败变质,产生如苯酚、吲哚、硫化氢等物质,这些对身体不利的物质就有可能是致癌因素。

  其次,通过烟熏、腌制、腌渍或添加化学物质制造而成的即食食品,如火腿、培根、热狗肠、午餐肉等工业化熟食,也包括用传统方式制作的熏肉、腊肉、腌肉等食品。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添加亚硝酸盐,所以经常吃会有致癌的可能性。

   三、肉还能吃吗?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报告中讲到:“结论认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对个人来讲,因食用加工肉类而患上结肠直肠癌的可能性依然很小,但随着食用数量的增多,风险也随之增大。”这就说明肉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多吃,要控制在50g之内。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天畜肉类的推荐量为50g-75g,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只要大家按照指南中的吃法,是不会对健康有明显危害的。

  当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消费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小于老师认为,这份报告虽然未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但是,对于那些肉类(包括加工肉类)摄入过多的人群来说,到有一些警示作用,对帮助他们回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有着重要意义。而作为原本就拥有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来说,大可不必对此报告过于担忧。【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作者介绍: 于良,自媒体营养师,人民网健康频道《小于营养“识”堂》专栏作者,北京营养师协会会员,全国十大金牌营养讲师,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营养嘉宾,《中国食品报》《中国中医药报》撰稿人,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特聘老师。

  搜索微信公众号:yuliangy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