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吉水县农田建设冲突 濒危植物水蕨保护遇尴尬

22.10.2015  10:09

10月21日,吉水县醪桥镇黄家边村稻田一片金黄。当地镇政府与村民证实,晚稻即将收割,等水稻收割完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按计划推进。然而,这项即将实施的惠民工程却与濒危野生植物保护起冲突,难以取舍,也考验着当地政府解决问题的智慧。

黄家边村有一片近3000亩的良田。吉安市农村能源管理站站长杨莉仁透露,8月份,当地农业部门在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水沟底部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植物,数量估计有500亩。后经鉴定,确认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水蕨。

野生水蕨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科学研究等多种应用价值,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理想的科目,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物。到目前为止,这种珍稀植物只在我省宜黄县、万安县发现过。

据了解,此处沟渠存在已有一定时间,均为土渠,没有硬化,而且沟渠的水来自山间,没有污染。此外,村民很少在田间喷洒农药。各种有利条件给这种珍稀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据了解,此片稻田将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且上级相关部门对此已立项,晚稻收割完该项目就动工。杨红喜说,这片稻田将推平,水渠实施硬化。这意味着,随着项目的推进,刚刚发现的近500亩水蕨还没摆上保护的议事日程,就将全部消失。

杨莉仁对于当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很理解,这项工程同样是国家惠民工程,工程完工后,能增加土地面积,稻田灌溉更方便,也能促进增产增收。醪桥镇一名副镇长表示,究竟怎么解决这个矛盾,要听上级政府的意见。他认为可以保留一部分生长有水蕨的水渠,让其保持原样。

杨莉仁认为,如果项目终止,对保护大面积的水蕨肯定有利,但政府是否可以考虑对农民作一定补偿。曾明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野生水蕨移栽到适合其生长的池塘中或其他闲置地。水蕨究竟何去何从,保护难题如何化解,相关部门回应目前暂没有答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记者杜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