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事吓出精神病?女子患上应激障碍

18.09.2015  19:17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艳华,因男同事在耳边的一次惊吓而出现身体不适,医院诊断她患上了应激急障。目前,李艳华家属和公司都已无法联系上肇事男同事。警方表示,因无法确定惊吓与患病的因果关系,不予立案,建议双方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李艳华就职的公司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8月10日17时50分许,李艳华坐在其工位上看手机,一名男同事从其身后上前,在其右耳旁大喊。随后,李艳华将手机丢到一旁,并用手扶住头部。李艳华男友张先生告诉记者,受惊吓后,张艳华身体不适,右手开始不听使唤,有些胡言乱语直到8月17日发病。

  “发病时,情绪不稳定,也不认识父母,哭闹,不吃饭,总觉得有鬼来找她。”张先生说。8月1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诊断显示李艳华患有应激障碍,张先生表示,此外,医生建议两年内不能工作,不能生育。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目前李艳华已逐渐恢复,“现在认识人了,但她记忆力差,吃饭走路开始正常了。

  张先生表示,由于警方无法立案,家属决定对肇事者提起诉讼。“她们家没有精神病史,接下来我们会做司法鉴定。

  李艳华供职的公司表示,因难以判定惊吓与患病的关系,公司方面无法判定其为工伤。目前,公司已给予李艳华一定慰问金,并协调将其劳资关系转到当地方便医保就医,并准许其最长2年的病假期,病假期间的工资按50%支付。

   专家:

  吓人真能导致急性精神病

  华东师大精神科教授单怀海表示,人受刺激会有反应,为反应性精神病,现在统称为应激相关障碍,受惊吓会产生急性压力,“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没有实证的证据可以确定事件和疾病之间的联系,比如今天你爸妈打你,过几天生病了,这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应激相关障碍不像精神病或老年痴呆,可以找到实证的依据,如老年痴呆可以找到病因是血管病变,但心理疾病很难在疾病和事件之间建立联系,现在全靠医生人为判断。

  单怀海表示,因惊吓而产生应激障碍的概率较大。应激障碍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自然灾害导致的病情属于自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惊吓导致的属于人为,人为原因还包括各种交通事故和空难。但是否由心理惊吓导致了精神上的疾病,其中的关系难以判断,需要根据当事人当时的反应来判断。

  “因为开玩笑吓出病的情况也有很多,但要看玩笑的大小,还要看本人的易感性质,有些人可能就容易生病,所以判断起来很难。”单怀海称,急性的应激障碍治愈周期在一个两个月之内。

   律师:

  要索赔先证明惊吓与患病关系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表示,如果能证明该案例中惊吓与患病的因果关系,受害人可向用人单位和侵权同事提出相应赔偿。常莎称,如果鉴定受害人是被同事惊吓致病,虽然是在工作时间,但并不属于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伤害,不能算作工伤的范畴,应属于非因公患病的情形。受害人可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要求工作单位承担医疗期内的相应责任。

  此外,如果要向该案例中的男同事提起诉讼,受害人应举证证明其患病与侵权人惊吓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如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等证据。常莎表示,在必要时,还可以在诉讼中通过法院对其病情提起鉴定,证明患病情况以及患病事实与侵权人惊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其患病事实与侵权人惊吓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依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可以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相关费用。

  依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侵权人已经不在原单位继续工作,且与受害人失去联系,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通过公安机关查询侵权人的户籍登记信息,以便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