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副厅以上”罪犯 违法监外执行被收监
29日,记者从最高检监所检察厅获悉,截至5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已发现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线索188件,已建议将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247名罪犯收监执行,其中副厅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18人。同时,立案查处相关职务犯罪案件30件40人。
今年3月20日,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启动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要求重点监督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类罪犯”刑罚变更执行情况,严查背后的司法腐败。
检察机关对“三类罪犯”的总体情况和基本底数进行了摸查。截至5月底,共清理摸查“三类罪犯”90925人,其中职务犯罪罪犯52819人、金融类罪犯25599人、涉黑类罪犯12507人。他们当中有66718人在监狱服刑,240人在看守所服刑,23967人在社区矫正场所服刑。专项检察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共发现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线索188件。对发现的违法线索,进行监督纠正。
严查隐藏在违法刑罚变更执行背后的司法腐败,是这次检察机关开展专项活动的另一主要任务。截至5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及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职务犯罪案件30件40人。
>> 案例
苏一监区长受贿24万为犯人谋利
四川省原厅级职务犯罪罪犯刘某被判死缓,后因患病被保外就医,今年办理续保时,在四川省检察机关的监督下,被依法收监执行。
辽宁省检察院组织查办了大连市监狱狱政处原处长吕某等6人徇私舞弊减刑串案、营口监狱原副监狱长李某等3人利用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职务便利受贿案,社会反响良好。
江苏检察机关发现江苏某监狱监区长施某徇私舞弊减刑、假释和受贿案件线索,立案侦查后查明施某在为有关服刑人员调整岗位、计分考核、省级改造积极分子评定等方面谋取利益以及其他问题,收受贿赂24万余元,目前该案已经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贵州省检察机关也立案查处了某未成年人管教所干警王某涉嫌索贿受贿案,王某以帮助罪犯办理减刑、假释为由,收受9名罪犯家属好处费18万余元。
>> 问题
检方建议出台“保外就医”诊断标准
各地检察机关在开展专项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监管漏洞,建议完善相关立法予以填补。
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存在监督盲点。比如一些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没有期限限制,存在“一决到底”现象;一些法院尚未建立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台账,有的罪犯未到社区矫正场所报到,存在“脱管漏管”现象。
如何准确把握保外就医条件中“经诊断短期内不致危及生命”的标准,是个难以操作的问题。检察机关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就保外就医相关疾病不危及生命的诊断主体和诊断标准问题研究出台规范标准。
而对1990年出台至今仍在实施的《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检察机关认为,办法规定的疾病伤残范围过于笼统,司法实践中对29种疾病以外的“其他需要保外就医的疾病”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导致目前确定罪犯是否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不少情况难以界定,希望相关部门尽快修订该办法。
>> 新闻背景
职务犯罪厅官减刑需逐层备案
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框架内,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主要指保外就医)充分体现从严精神,从重追究违法违规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纪律责任。
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共纠正涉及68776人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其中,仅2013年,在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监督中,查出执行不当16708人。
今年3月,最高检发布消息,从3月起至12月底,在全国组织开展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查活动,并全面清理,重视发现各类问题并依法予以纠正,依法查处徇私舞弊的职务犯罪案件。
今年5月,最高检发布《关于对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备案审查的规定》,明确要求对原厅局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检方应在收到减刑、决定书后10日以内,逐案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审查。(杨凤临)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