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培养复合型后勤保障人才 炊事员开卡车换轮胎
清晨,伴随一声令下,一场跨区域实战化综合演练拉开了帷幕。医、食、住、行等后勤保障要素全盘皆出,物资综合保障车、通信指挥车、野战炊事车、卫生急救车等车辆穿破晨雾,一路疾驰奔赴贺兰山腹地保障地域。
“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走进武警宁夏总队石嘴山市支队野外综合演练场观摩演练,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理解。
随着实兵实装演练总指挥、该支队支队长马刚一声令下,后勤指挥员立即向车辆、军械、油料、医疗等保障要素实施不间断指挥,各要素保障任务便接踵而至。在“粮草官”精准指挥下,从指挥所开设、保障区域划分到弹药供给、群车加油,从搭建帐篷、构建工事到指挥衔接、情况处置,各保障分队都能实现快速到位、精确对接、按需保障。
该支队后勤处副处长毛彦飞告诉笔者,野外实战化演练,后勤保障要素不能“扯后腿”,拉得出、供得上、救得下、修得好是打仗需要,更是打造“战斗型”后勤的必备条件。
手术室、治疗所、休养区……整个野战救护区被分成了多个救治单元接纳伤员,紧急开展救治。在实兵对抗演练中,一名战士头部受伤,医护人员携带药箱飞奔而至。检查伤势、伤口消毒、缝合包扎……他们反应快速、动作规范、有效施救。从接到救治信息到完成救治任务仅用时5分钟。此情此景,对于军医刘爱平并不陌生,他很自信地说:“这个素质全面的卫勤保障队创新保障模式,持续开展‘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为目标的卫勤保障训练,加大实战条件下应急救护等内容的训练力度,有效提高了应急卫勤保障能力。”
来到车辆驾驶演练场,一辆运兵车顺利进行原地掉头后,进入通过“S”型道路和单双边桥演练,突然,运兵车右后轮胎爆胎……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从驾驶室下来的两个小战士,拿着自制简易装置,不到2分钟就完成了快速更换轮胎。
辗转野外炊事区,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两台野战炊事挂车同步展开,切菜剁肉、搭配调料、翻炒出锅……炊事员忙而有序,锅碗瓢盆叮当作响。时隔不足半小时,萝卜炖羊肉已经开始冒出丝丝热气,老远就能闻到蒸饭车传来的阵阵米香。笔者注意到,炊事员正是刚才的两位驾驶员。
炊事员还能开卡车、换轮胎?对笔者的不解,支队战勤参谋一语中的:“支队坚持以任务为牵引,拓展专业兵训练内容,紧贴实战开展‘一专多能、一兵多用’应急保障训练,培养复合型后勤保障人才,使后勤专业兵在精通本职的基础上,至少再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技能,为遂行多样化保障任务提供人才支撑。”
“打仗就是打保障,后勤保障训练决不能唱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要走出‘小圈子’,让训练场与战场对接,全员额、全装备、全过程与作战分队进行对接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不断探索总结,这才是遵循规律的练兵之道。”支队长马刚接着说,作为跨入信息时代的后勤保障部队,还必须加快推进“打仗型”保障模式,依托现有后勤装备和信息化系统,组建新型“一组五队”对接打仗门槛,方能击中“能打仗、打胜仗”这个靶心。
一路随行,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以车代库”运输车。为从根本上改变常规物资运输动用车辆多、装卸效率低等弊端,支队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优化“以车代库”保障模式,按照实战化需求对运兵车进行改装,细化随车配载的装备物资定位,将战备物资模块化入柜、固定化装车,实现物资器材按任务分类、按模块存储、按需求动用,达到了野战化、箱储化、轻便化。(马 刚 付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