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功成名就后退隐 走大运河航道回扬州

27.06.2014  17:55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投票通过了中国提交的“京杭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河南、安徽、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八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其为统治者征集物资,避免海上干扰,从内陆建立运输体系,确保国家统一,是国家兴废的标志。

  京杭大运河发轫于春秋战国,元代形成,明清鼎盛,近代以来继续发展。它也叫做漕河。是一条南北运输的通道,20世纪以前的中国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离不开运河所建立起来的漕运制度。

  自从京杭大运河诞生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以大运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小说。

  早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写下《汴河怀古》,其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诗句,重新反思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功绩。此后历代,包括明代汤显祖、归有光在内的很多著名文学家创作了很多大运河诗词。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几乎都将大运河作为必经之路,留下很多诗作。

  很多著名的明清小说更是烙上了深深的大运河印记。《水浒传》中提到的宋江归宿“楚州”,是运河重镇淮安,水浒故事的终结之地“蓼儿洼”则是楚州城外的一片水泊。

  《金瓶梅》故事所发生的地方——山东临清、《醒世姻缘传》故事所发生的地方——山东武城是明清时期两座重要的运河重镇。

  《红楼梦》里也有不少关于大运河的描写。书中开篇写甄士隐一生“小荣枯”的故事,就发生在“地陷东南”之际的苏州阊门外,阊门正是位于大运河畔的一个重要码头。全书结束于宝玉出家,穿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在毗陵驿拜别父亲贾政,其地点就在常州老西门古运河北岸。有红学家考证,《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由贾雨村陪同从扬州启程,则是沿着大运河进京的。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在功成名就后,退隐江湖,就是先从京师到通州,然后转车换船,回到扬州,这一条路线正是清代人从北方去南方,走大运河航道的标准路线。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所写的枫桥,其实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古运河途经苏州,在这里有一处小洲,而枫桥便横跨较窄一侧河面。

  现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被誉为大运河之子,他的作品描写的就是大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

  (摘编自《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