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舆情:干部档案“改头换面”,谁在任性?
一、查干部档案造假,中央纪委要刹“整容风”
据新华网报道,在中央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目前,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有网友说,这年头,干部档案都能“变脸”,还有什么不可以改?还有什么不可以造假?这股“整容风”何时了?东北新闻网发表文章称,干部档案个性如此“任性”,是对干部诚信的拷问,也是对干部档案管理规则的质询,这种病态必须得到治理。
近些年,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几乎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其中,修改三龄(年龄、工龄、党龄),篡改两历(学历和工作经历),骗取职位几乎成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公开的秘密”。
“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这句官场段子在现实社会中似乎不断被印证。为了升官或者延长在任时间,或解决公务员编制等,一些干部的档案造假到“只有性别是真的”的程度,有的地方干部甚至改出了2岁入读小学、初中没毕业就参加工作的笑话。
媒体报道过的部分干部档案造假事件
三、违规成本低,干部档案造假背后有“猫腻”
档案造假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逻辑性强,普通人是无法打通所有环节的。但是,从各类查处的干部档案造假事件中,一些造假干部不光可以“瞒天过海”,还几乎无一例外得到了提拔和重用,甚至都是在数年以后才被发现。究其原因,舆论认为,是不受制约的权力黑手在撑腰,而且,违法犯罪的成本之低也纵容了档案造假行为。
人民网分析档案造假的三大利益驱动
档案管理疏松。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说,我们用的居民身份证在2000年前后才实现电子化管理,此前用的是户口本与户籍卡片,修改起来更容易。媒体评论员吴元中认为,对于伪造档案问题,当事人自己的责任固不可免,档案管理部门和虚假材料出具部门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纠错机制缺乏。一个基层领导说,现在缺乏对干部档案造假的纠错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如何启动调查、谁去查、怎么查,都没有固定程序。已经查出来的档案造假问题,一般都是举报引起社会舆论或者领导重视才进入调查,随意性较大。
造假成本畸低。有专家认为,干部档案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规成本太低,几乎都是党纪处理,更轻的则可能仅仅是政治前途暂时遇阻。“骗官干部”王亚丽,也是因为职务侵占、行贿才被判刑。
突破诚信底线进行档案造假,谋取的尽管是一己私利,损害的却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其危害不容小觑。民众希望,在当前反腐力度逐渐加大的形势之下,应逐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步伐,堵住干部档案造假的“洞口”。
舆论关于遏制干部档案造假倾向性(抽样:320条)
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肖滨认为,要从源头上遏制干部档案造假现象,还需进一步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异常提拔”的干部要重点监控,避免关起门来选人、用人,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
探索数据化管理,接受公众监督。江西省社联副主席吴永明建议,信息化时代,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要跟上信息化步伐,探索实施数据化管理,减少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为接触原始纸质档案的环节和可能。进一步公开信息,把干部档案、履历“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监督,让造假者的猫腻无处可藏。
斩断档案造假背后的权力黑手。有专家指出,在干部升迁提拔过程中,程序设计和监管考察并不存在过多制度缺陷,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为权力操纵的成分却是显而易见。《城市晚报》发表文章称,对造假者进行责任追究,更要追究档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参与篡改、造假的相关人员的责任,斩断档案造假背后的权力黑手。
五、舆情点评
今年年初,“假档案”成为众多严打或打假的重点对象之一。此前,中央纪委公布的一些省份干部档案造假现象,也开始得到全面清查和整改,受到舆论肯定。
长期以来,干部升迁和履职过程中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履历造假早已屡见不鲜,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严查档案造假案件,但依旧无法遏制造假骗官的泛滥势头。新华社调查称,档案造假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几乎成“公开的秘密”,其政治生态的污浊可见一斑。
对于干部造假这个问题,一些相关部门在认识上并不到位:不就伪造一下档案,又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也没有去腐败,所以情有可原,下不为例。但是在民众和媒体看来,干部档案造假意味着对组织的欺骗,通过造假获得晋升的干部往往也是腐败多发的群体。肖滨认为:“对于热衷‘造假骗官’者来说,岗位并非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是进一步升迁的‘跳板’,其提拔速度越快,越是党和人民之祸。”
针对干部档案造假猖獗的现象,有网友戏谑说,它的背后总有“上级管理者”这样一个影子。央视《新闻1+1》栏目评论员也毫不留情地批评:“面对造假,失守的,是一个又一个管理部门”。媒体认为,只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干部档案造假的“黑名单”,只有表明对干部档案造假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造假的土壤才会被铲除。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对干部档案造假的问题,各级领导部门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守土有责,把它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提高到是否能为人民服务、是否能成为党和人民的干部这个角度来对待。民众期待,这次对干部档案的打假,能够拉开一个全新的、清洁的干部档案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