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论证 “龙宫”下半年海试
据《科技日报》消息,中船重工集团702所副所长颜开代表5日透露,我国已提出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究设想,目前正处于论证阶段。
颜开说,目前的论证主要围绕该项目的科研需求、技术可行性等问题。对于此前曾流传的“我国今年有望实施万米深潜试验”之类说法,他认为并不准确。“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有关工作刚刚启动,论证结束后才能申报立项,再研制,才能进行海试。这需要较长时间。”他说。
继蛟龙号成功下潜7062米以及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后,中船重工将研制适应不同深度海域的载人潜水器,进一步壮大“蛟龙”家族。除万米级潜水器计划,4500米级潜水器已经正式立项。颜开介绍,其主要关键技术已突破,国产化率将大大提高。
据了解,形成蛟龙号载人舱的耐压球壳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在俄罗斯完成制造,能在7000米深海承受每平方米7000吨的压力。为研制4500米级潜水器,我国对这一工艺技术进行了攻关,目前研制出的耐压球壳已能满足4500米深度的要求。此外,颜开表示,国产水下动力系统、深海电机等技术设备,已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时得到验证;国产水声通讯系统表现优异,传输信号、画面、数据等均能满足要求。按照计划,4500米级潜水器将于2016年左右完成研制,并开展海上试验。其母船也在建造中。
他还透露,被誉为“龙宫”的我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今年上半年将继续进行水池试验,下半年计划在大连海区实施功能性考核试验,通过作业演示验证其功能。
据了解,该平台为35吨级,工作深度约150米,可搭载6人在水下工作12—18个小时,于去年11月圆满完成第一期水池试验。颜开说,该平台试验全部完成后,如果国家能继续予以支持,下一步的设想是建造300吨级、工作深度达到1000—1500米的深海工作站。未来,“蛟龙”将在海里与“龙宫”对接,运送人员和物资在海里工作,完成更多海洋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