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军:“中国精神”教育应从中小学时期开始
教育部近期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把中国精神教育纳入其中。要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1月19日人民网)
中国精神,是指贯穿于中华民族文明、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百度定义)“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其概念,只是将其分散贯穿于其他的德育教育中,从而弱化了其对青少年的励志作用。
《大纲》明确将中国精神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从而使“中国精神”作为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知识等并列的德育内容融入青少年学生的灵魂,给他们信念,给他们力量,给他们一条挺直的脊梁!而在笔者看来,“中国精神”教育不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需要,而更应该是从中小学德育教育就要开始!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中小学校每周都举行升旗活动,但是奏国歌升国旗的过程中,教师们的随意、学生们的漠然随处可见,从而使得升旗的爱国主义教育完全成了一种形式。我们当代的中小学生,关心最多的是动画人物,歌星影星,而对推动国家不断进步的科学家、劳模等则不屑一顾,所知寥寥,又怎能让他们树立起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侵蚀之下,更是有一大批条件优越的青少年逐渐迷失了自我,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悠久历史源泉嗤之以鼻,深陷崇洋媚外的泥沼之中。而更多的青少年则是“莫谈国事”,对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国情等一无所知,总认为那是离自己十分遥远的事情,自己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用就够了。如此种种,又何来与他们谈中国精神?又怎能寄希望于让他们成为中国精神的传承者?
所以,中国精神的提出正当其时,不仅要作为中职学校、大学的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更应当从中小学时期就开始进行系统教育。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耳濡目染,从小就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祖国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与当代国情相结合,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明白自己的未来始终与祖国的兴衰荣辱与共,明确自己未来的义务与责任,才能使得中国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才能使中国精神始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精神之林!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对中小学生同样适用。我们绝不能因为中小学生的懵懂无知而忽视对他们进行“中国精神”的教育,因为中国精神的传承绝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如果忽视了青少年的环节,将会使这个传承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