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军:减负拿中考开刀是“病急乱投医”
不久前,记者从杭州青蓝小学获悉,这学期取消了期中考,不过和学期长短没关系。学校一位老师说:“今年不组织期中考,是因为浙江省教育厅前段时间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能给学生减轻负担,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了。”
为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怎样给他们减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课程设置、作业设置、课堂教学方式等都成了给学生减负的实验区,当然,考试形式也不例外,近年来,许多的教育教学规定就提出要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考试次数——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之外,一律不得进行其他各种形式的测试。如今,连中考竟也成了被减负的对象,被提上了取消的日程。
但是,中考真的是造成中小学生不堪重负的罪魁祸首么?要知道,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的都应有相通之处,那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学会相关的技能,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来说,因为年龄太小,心智不够成熟,注意力、意志力都还相对分散,所以,来自于家长、老师的监管、提醒则必不可少,而各种各样的考试只是不定期或定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监测的一种形式而已。尤其是中考、末考,由于时间相对固定,能够督促学生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强化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试想,如果没有了中考,固然会缓解师生的心理负担,但恐怕更多的还是会导致他们的“因为没有了压力也便没有了动力”,从而造成他们的放任自流,最终使得学习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其实,众所周知的是,造成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还是来源于我们的评价方式——“以分数论成败”的升学形式才是造成我们的师生深陷书山题海的罪魁祸首。而要求得分出高低的“分数”,必然离不开相对公平的考试形式。正因为如此,使得许多的家长、学生每当面临考试便如临大敌,给“考试”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神圣的使命,仿佛考试才是阻碍莘莘学子成才的“拦路虎”,只要打破“考试”这一堵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厚墙,前面便是成功成才的一片坦途。但他们都希望的是,这堵“厚墙”是自己倒掉的,而不是凭他们自身的实力去打破、去跨越的。
所以,笔者以为,考试,尤其是中考,或许给了学生压力,但这只是磨砺他们成才的应有之义,绝不应成为众人眼中的“祸害之源”。取消中考,只是借用外力扫除了学生们成才路上的障碍,只会使他们失去在前进路上不断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乐趣,而这种所谓的成才之路真的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素质教育之路么?
“过犹不及”,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当从根本上找原因,找出我们的制度缺陷,加以纠正改进,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光从表面、形式上为“减负”而“减负”,这样反而会使得师生们无所适从,迷失进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