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唐门”不是传说 朱棣老师唐瑜乃一代儒臣
1398年6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按说该由太子朱标继位,可朱标早在1392年就病逝了,皇位交到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手里,史称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8月,因不满削藩,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1402年7月,朱棣攻入南京,惊讶地发现朱允炆下落不明。
12年后,曾担任过朱棣老师、已告老还乡的唐瑜,拖家带口地从富庶的浙江金华府兰溪县,迁徙到当时的穷乡僻壤四川宣汉前河兰木沟(今南坝镇昆池)定居下来。朱允炆去了哪里?唐瑜为何在晚年如此大费周折地迁徙到四川宣汉?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燕王朱棣的授业恩师
朱元璋在位时,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有个叫唐祥泰的人,担任五经博士、都御使。唐祥泰有3个儿子:唐瑜、唐瓒、唐瑞。唐瑜的先祖,是北宋神宗皇帝时的宰相唐介。
唐瑜中进士后两年的1381年,朱元璋调他去担任东宫教谕,近言日讲官,成为四皇子朱棣的专职老师。
教谕,是一个学官的名称,意思是正式教师。日讲官又是什么意思呢?也是一种官名,主要工作是帮助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顺便也做做皇帝的秘书,记录皇帝的言行。明朝时,日讲官一般由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由此可见,唐瑜当时是多么地受朱元璋同志的信任和重用。
也许,当时给朱棣上课的唐瑜根本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四皇子今后会成就一番帝业。不过,在唐瑜眼里,四皇子就只是他的学生,他有责任教好。唐瑜对朱棣潜心授业解惑,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强调“强国富民”的政策,极力推崇“平民教育”的思想,对朱棣的影响巨大。朱棣称帝后,唐瑜又辅佐了他3年。
永乐3年(1405年),朱棣召见唐瑜,要给他官职。唐瑜连忙推辞说:“臣老矣,不能为陛下任使也。”朱棣不干,坚决要唐瑜出来为国家发挥余热,唐瑜也坚决不干。如此三番推辞后,朱棣才勉强答应唐瑜告老还乡。
回到浙江金华府兰溪县老家的唐瑜,在安度晚年的幸福时光中,也没有闲着。在他看来,当了一辈子的帝师,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皇帝,全靠教育啊!所以,他要把有限的余热发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于是,唐瑜筑室讲学,开办私人学校,取名叫“五经儒籍讲堂”。
如果历史就这么发展下去,唐瑜会在散发余热的幸福生活中渐渐老去,直到去世。可是,余热还没发挥几年,他却带着家人大老远地跑到了四川宣汉的乡坝头住下来。
这事的确让人费解,作为帝师,朱棣对他尊敬有加,不可能加害于他,还有谁敢去动他?他不可能是为了避祸而远走他乡。难道是唐老爷子出于对西部大地的热爱,突发奇想想去西部搞开发改行开农家乐了?
身负一个特殊历史使命
唐瑜举家迁到宣汉,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且非常神秘,神秘得让我们现在都只能推测,而不敢下定论。其实,唐瑜的一生都比较神秘,他的生卒年至今都无从确证。他的存在,似乎都是为了朱棣。从1381年开始担任朱棣的老师,到1405年告老还乡,25年里,他都在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地潜心授教、辅佐朱棣。
尽管神秘,但我们可以从唐瑜入川的线路“寓夔至达迁东邑”看出一些端倪来。夔就是夔州,即现在的重庆奉节,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从汉代起到20世纪初,奉节一直是巴渝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至达”中的“达”是达州,达州自古以来也是川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东邑”是东乡县,宣汉县的旧名。
“寓夔至达迁东邑”的意思是说,唐瑜从浙江出发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先在奉节暂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达州,最后定居在宣汉。他为什么要这么走?从他在夔州暂住一段时间可以看出,他在从浙江出发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很像是随性游玩。
这不合常理,一大把年纪了,不在家里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干嘛要带着一大家人跑出来漫无目的地游玩?真有那么好玩的吗?这一路上都是高山峡谷,没有高速路,万一半路上生病了怎么办?那个时候又没有直升机可以进行医疗援救。
所以,唐瑜一定是身负了特殊使命。什么使命呢?监视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后,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关于朱允炆的各种传说比比皆是。当时朱棣很着急,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朱允炆才能心安。他先是组织了大量的秘密行动队在国内到处寻找,后来听说朱允炆可能逃到国外去了,又叫郑和七下西洋去寻找。最后,朱棣又得到消息说,朱允炆跑到四川来了,在一个寺庙里安身。
尽管此时朱棣的政权已经很稳固,朱允炆也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得小心提防才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最好的办法是悄悄派人去监视。派谁去呢?恩师唐瑜成了朱棣的最佳人选。唐瑜本来就对朱棣忠心耿耿,接到朱棣的密诏后,自然会不顾年老体弱,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
从唐瑜入川的线路可以看出,唐瑜最初应该是不知道朱允炆究竟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一路走一路打听,最终打听到朱允炆在达县龙滩乡的中山寺里。因此,唐瑜就到了宣汉前河兰木沟定居,忠诚地执行监视任务。兰木沟的对岸是南坝,那时的南坝,已是三峡地区通向川北和陕南的重要驿站。
那么,朱允炆真的是在四川吗?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和历史遗迹考证,朱允炆在逃出南京后,隐姓埋名,四处云游,最后有可能来到了四川。朱允炆先后到过泸州、重庆、邻水、大竹、通江、巴中、南部、阆中和达州等地,所到之处,留下了大量遗迹和传说。
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7年),朱允炆病死在中山寺。明代宗听说后,叫礼部僧房司选派高僧印秀前往中山寺治丧。印秀把中山寺扩建为“通州第一梵刹”,还按帝陵标准,在中山寺东边修建墓室,至今地宫仍保存完好。
万历年间,明神宗又命吏部尚书卫承芳督工整修中山寺,立下《重建中山寺碑记》传与后世,还建造明惠庙作为纪念。明惠庙如今已毁,但至今仍有两株根深叶茂的黄桷树。
建文帝朱允炆又称惠帝,这明惠庙名字取得奇怪,修得也蹊跷。如果不是为朱允炆修的,您说是修给谁的呢?
唐瑜的后代人才辈出
唐瑜去世后,葬在前河东溪口(今宣汉南坝镇东阳溪)北坡,夫人熊氏与他同墓合葬。宣德2年(1427年),皇帝朱瞻基下旨说:“瑜教训有方,请入东乡县乡贤祠受享。”要求历任知县和到宣汉的钦差大臣,都要前往东溪口唐瑜墓地祭拜。
为方便接待朝廷和地方官员,唐瑜后人在东溪口前河岸边修建了接待寓所。后来逐渐形成一条街道,拓宽了南坝镇的范围。1613年开始,此处开始有农副产品及油盐市场,均为唐姓人建造。
唐瑜有两个儿子:唐鲲、唐鲤。如今宣汉南坝镇昆池的得名,就源于唐鲲、唐鲤二人。
唐鲲,字天池,永乐6年(1408年)中举,第二年中进士,曾任苏州知府。唐鲤,也曾任黄州知府。唐鲲出任苏州知府时,在绥定府(今达州)州门建了一座“鲲奋天池”牌坊,“鲲奋天池”4字由朱棣御敕。朱棣取唐鲲名字的“鲲”字和字号“天池”,组成“鲲奋天池”赐给唐鲲,希望唐鲲能“鲲鹏展翅,鹏程万里”。唐鲲以一个进士的身份能得到朱棣如此厚望,不能不说与唐瑜有关。
唐鲲、唐鲤去世后,合葬在如今的昆池磨滩刘家坝。当地人为纪念唐鲲、唐鲤,捐资在磨滩修建了一座石牌坊,牌坊匾额仍刻“鲲奋天池”4字,后因修建磨滩水电站被毁。
后来,当地人还取“鲲奋天池”4字中首尾两字“鲲池”作为地名,把兰木沟改称为鲲池坝。又因唐鲲、唐鲤曾担任过知府,当地百姓又把鲲池坝改名为官池坝。进入现代,在乡镇建制时,仍采用鲲池作为地名,取名鲲池乡,后来更名为昆池乡。撤乡并镇时,昆池乡与南坝镇合并为现在的南坝镇。如今,在百度地图里还能在宣汉县搜索到“昆池乡”这个地名。
唐瑜的后代人才辈出,明清两朝有51人考取功名,其中庠生4人、举人8人、进士11人、贡生21人,54人出任过各级官职。尤其是唐瑜第11世孙唐甄,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世齐名,成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
唐瑜、唐甄主张的许多思想,如“民本”思想,内涵相同,外延覆盖。唐甄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唐瑜思想的影响。
唐乐宇:孤身阻止大血案发生
20多年前的1988年4月8日,绵竹大东街商业场基建工地上,工人在挖基槽时发现一个金龟。经鉴定,金龟是唐代的工艺品,出土地点在唐乐宇私宅厅堂的地基下面,估计是建宅时的镇宅之物。唐乐宇是谁?
唐乐宇(1739-1791年),清代诗人,高祖唐敬一出自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与清朝第一清官张鹏翮同祖。从唐敬一到唐乐宇的父亲唐叔度几代人,都做过官,唐家可谓是书香官宦之家,家境殷实。唐乐宇在当时绵竹最繁华的大东街,修了一座高大宏丽的私人宅院,绵竹人称为唐家衙门。
唐乐宇少年勤学,天资聪颖,乾隆31年(1766年)考中进士,时年27岁,被授户部主事。在任上干得出色,经大学士英廉推荐,唐乐宇升员外郎,担任钱法堂监督。钱法堂是清朝管理钱币铸造的机构,下设铜署、铅署,有铸工上万人。
唐乐宇刚上任,就遇到了铸工罢工。原来,铸工们不满署官和炉头敲榨盘剥、克扣饷银,故而奋起抗争。署官和炉头吓坏了,急忙请求京师九门提督派兵前来弹压。官兵包围了工场及周围的胡同和栅栏,流血冲突即将发生。
唐乐宇赶紧阻止官兵,请求他们不要开火,然后跑到铸工棚舍,与铸工们商谈,承诺要查办违法的署官和炉头,并限期偿还欠债。铸工们问万一到期后没发放饷银呢?唐乐宇拍着胸口承诺说:“我到时给你们!”大家这才结束罢工。唐乐宇以一人之力,阻止了喋血京城的大事件发生。
唐乐宇倒是出够了风头,但却招来了上司和同僚的忌恨。不久,他被外放到贵州平越府任知府,这一去就是20年。当时的平越是“路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乡僻壤,唐乐宇上任后,勤政爱民,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捐出俸银修建墨香书院,以重金礼聘浙江名士叶梦麟前来执教。
乾隆55年(1790年),唐乐宇调任贵州南笼太守。次年春,唐母去世,唐乐宇扶柩往老家绵竹赶去。途中,由于哀愁劳累,客死在川东夔府云阳江船上,享年52岁。唐乐宇的遗著有《南笼遗稿》《黔南诗存》等。
四川唐门是真的吗?在哪里?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一定对四川唐门不陌生。在武侠小说家的笔下,四川唐门是一个让人神往又神秘莫测的武侠门派,唐门有毒的暗器更是武林一绝,让江湖人士闻风色变。那么,真的有四川唐门吗?如果有,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史学家进行了考证。重庆还没直辖前,开县唐家拳传人李千禄曾参加四川省体委组织的挖掘整理民间武术套路工作,与川渝武术界交往频繁。
李千禄在研究中发现,除开县史称唐家拳的唐门外,四川其他地方没有任何拳种被称为唐门。所以,蜀中唐门、四川唐门、峡江唐门,说的就是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县)的唐家拳。这一门派以拳术器械和竹镖暗器自成一系,从明末一直传到今天。
清朝晚期,有个叫何崇政的反清人士,后来削发为僧,法号谌然。谌然法师写了一本武术秘笈《拳乘》,书中开头就是一句诗歌:“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风义满江湖。”“一树”指的是峨眉武术,“五花”指的是都江堰青城派、丰都青牛派、通江铁佛派、开县黄陵派、涪陵点易派5个流派,“八叶”指的是洪、化、字、会、僧、岳、赵、杜8个门派。
对谌然法师这首诗的解读,也有不同的观点。谌然法师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在民间以哥老会的形式联络武林各门派起来反清。诗中的“一树”,说的是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五花”是指5个活动据点,“八叶”是说这些据点练武的主要门派。
但不管是怎样的观点,那首诗都表明,四川的武术是很繁荣的,门派是众多的。其中的开县黄陵派,就是说的唐家拳,也就是四川唐门。
关于唐门武术的最早记载,是在明朝末年。张献忠入川攻入开县后,一天,几个士兵渡过南河跑去偷吃甘蔗。看守蔗林的长工姓唐,不准士兵偷吃。士兵仗着人多又有兵器,一拥而上想干掉他。不料,唐姓长工用锄头还击,没几下就把士兵们打败。这事被统兵知道了,把唐姓长工请来切磋武艺,也被打败。此后,开县唐家拳在武林中闻名起来。
清雍正、乾隆年间,开县唐门掌门人唐天泰因武功超群,被选入皇宫当侍卫,与八卦掌掌门人董海川共事。两人闲暇之余,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武艺。唐天泰告老还乡后,潜心习练和创新发展唐门武术,并传授给后人。唐天泰死后葬在开县文峰乡(今汉丰街道),后来墓穴被毁。
清末民国初,开县唐姓家族住县城近郊的三中、大林、驷马桥唐家箭楼等地。唐家男女老少都习武,在全国武林影响很大。
唐家拳套路丰富,徒手套路有荡平庄、三战、燕青、之字、连八腿、绵掌、一路、二路、游沉等各一套,九滚十八跌共6套。器械有齐眉棍(青龙棍)、长棍(单头棍)、滚龙刀(双刀)、大刀(定唐刀),暗器有竹镖(药镖),对练有上六合(六合手)、下六合(六合腿)、对棍等。套路追求动作速度和发力,讲究从防守中进攻,注重实战应用。
四川部分地方唐姓字辈情况
渠县一支:千万克讳永,志彦文世国。君学有奇仕,朝廷正联科。
安岳一支:朝尚国汝士,三四在大学。永正明良德,安定世代乐。
蓬安一支:世登联科显,仙容金玉来。茂美达前俊,群英冠步台。树立名嘉会,时中诚攀才。
剑阁碗泉一支:正大(天)光(心)明,世德显荣。联登富有,应永朝庭。钦若文昌,运开宗帮。怀仁履孝,万代含芳。
金堂福兴一支:国字玉庭中,茂文大道昌。书礼光先德,仁义其之良。云华招子武,富贵命天长。方正是真杰,通明以寿康。
资中龙江一支:善述家声振,庆延世泽长。朝廷维国彦,志士乐安邦。
广元元坝一支:开仕德正兴,登科定昌荣。恩泽长永吉,建树在朝廷。
岳池齐福一支:光代守孔孟,子道以遗芳。翕善隆意远,裕后永福祥。
仪陇芭蕉一支:一二三朝定,国正天星顺。桂自嘉联科,作得诗民仕。祯宗富佑仁,元凤祖祭随。
中江通山一支:大玉含晖吉,光庭启世承。应国昌德祚,锡继道隆金。霞泽映宇内,精彩焕乾坤。泰和致奇瑞,代久衍丰亭。
营山凉风一支:顺德志世二荣昌,建国绍先基有光。文维朝廷成景运,嗣继祖道起明良。
射洪太和一支:人立高明志,纯修方可传。守宜开佐治,师济绍孚先。
会东松坪一支:朝廷国府明,仕正文有定。玉利邦世志,时义思选达。富贵启荣昌,祖应开家桥。永顺进金科,兴发元汉宗。登连学锡祥,海光清云现。
乐至李家沟一支:纯孝万代胜,锡福永世隆。道德应荣显,才学绍文峰。益举维国正,远近方有明。俊秀英契启,吉祥照门廷。
威远碗厂一支:启锡迪端道,德永远仕公。卿家学文章,换光华富禄。兴克昌纯祖,武典策载勋名。
大竹八渡一支:尚一登元国,正天启圣朝。诗书洪燕翼,礼义大宗桃。嗣直山河壮,明通德月照。薪传与世守,祖述诵神尧。
富顺斗山一支:仲必李聪才,志思大世尚。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人和家永发,学广德常绵。
金阳桃坪一支:元永安邦定,世承晏祖恩。先宗盈鼎甲,后嗣盛长庚。及弟文林焕,联科仕子兴。雍熙崇作远,庆顺竞维平。
彭州天彭一支: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兴家重礼义,福禄享多端。
资阳雁江回龙一支:大明世登天,心顺庆宗元。万代荣昌远,文武保安全。
珙县一支:原思天文朝,应逢国知昌。永定安邦正,钢金守云华。
江安仁和一支:仲承守仕仁,子文思朝光。大德维先正,荣华永世昌。
犍为棉花山一支:世尚大有昌,本隆再建芳。朝廷时选举,多用士贤良。
宜宾一支:孝仁世仲安,宗祖昔友思。明昌承先泽,传芳应永隆。兴国义集家,禄和生裕寿。勤耕书礼德,君恩万季红。
都江堰崇义一支:朝庭崇道德,世泽裕乾坤。立志修天角,成名显祖恩。
崇州三郎一支:万桥启地之文载,正大光明学世成。
蓬溪蓬南一支:国泰民安,人才蔚启。立志兴家,成德休林。百善孝先,良忠可佩。永正伦常,恒远义正。宏浩克昌,顺天有益。吉庆瑞祥,万代长继。
大英卓筒井一支:贵永志广世,中长文首登。德坤应治茂,朝邦国太洪。先基承高厚,任荣佑祚祥。端方为善绪,光耀显贤良。
屏山炭库一支:子文思朝光,仲成守士仁。大德维先正,宏才自永昌。邦家应必盛,治世之贤良。
泸州一支:相文基朝国,正克开希元。永世有光化,安定治中天。汝昌维学锡,守道绍怀宣。
德阳一支:时正应国家,永兴世继昌。景运光先德,文明启大宗。诗书承泽远,万代兆荣封。洪开诏燕冀,辅弼振朝纲。
广安明月一支:永德敬志辅,春成世盛国。有仕三开泰,时邦明瑞协。敦厚建鸿基,富润裕本业。积善乐庆余,体教彰和悦。经学守家传,儒修继宗泽。应运作人才,在官任俊杰。万代保平安,福禄寿自得。
读者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看更多百家姓文章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详细报道了王、(铁改)余、萧、潘、傅、刘、孔、廖、邓、李、易、冯、白、罗、贺、谢、滕、方、吴、汪、杨、郑姓等,正在报道唐姓。
读者如想查看此前的报道,一是可通过华西都市报电子版(网址 www.wccdaily.com.cn)查询,二是关注微信公众号“四川百家姓”(scbaijiaxing)。
因报纸版面容量有限,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比报纸文章更详尽、更丰富。微信上推送的姓氏,是根据报纸报道的进度陆续推送的,正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内容。读者要想获取某个姓氏的文章,只需发送姓氏即可。如想查看“王姓”文章,只需发送“王”(不含引号)即可。
如果您的家族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要与大家分享,如果您想把对姓氏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如果您想得知自己所在姓氏的根源和故事,如果您想寻找在川宗亲家族,欢迎拨打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
下期精彩预告 周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自轩辕黄帝的姬姓,可谓是根红苗正。黄帝的姬姓后裔建立了周朝,周朝的王公贵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洪流的巨变中,纷纷以国为姓,周姓开始大量出现在中国,并迅猛繁衍发展到今天,形成中国的一个大姓。周姓总人口有2520多万,名列第10位,四川是第三大省份,大约有200万人口,排在四川姓氏人口的第8位。下期,我们为您讲述周姓的前世今生。
特别致谢 本期唐姓的采访和资料提供,得到了四川唐姓研究者唐学镛、唐勇先生的大力支持。本版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 黄勇
抽奖活动
关注微信 热线参与 读四川百家姓 期期有奖
本报联合“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家谱酒”,在“四川百家姓”栏目开展抽奖活动。本期抽奖活动继续进行,奖品丰厚,只要参与,就有奖品。第一种方式是扫码有奖,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按照提示,即可参与抽奖。第二种方式是拨打本报热线028-96111参与抽奖。
一等奖8名,其中扫码有奖6名,热线抽奖2名,奖品为市值599元/瓶的本家姓氏家谱酒(如胡先生中奖,奖品为胡氏家谱酒,下同)。二等奖12名,奖品为市值299元/瓶的本家姓氏家谱酒。三等奖30名,奖品为家谱姓氏名酒京东优惠券200元。参与奖,只要扫码或热线互动100%中奖,奖品为家谱姓氏名酒京东优惠券100元。
本期抽奖活动截止2015年4月22日晚上12点。上期一等奖中奖名单:秦先生139**** 4328、陈先生137****0828、陈先生188**** 8918、凡先生153****2999、黄先生159**** 9089、李先生139****2282、刘先生130**** 7696、孙先生156****6789。实物奖品由工作人员短信通知,快递送达(邮费请自理),其余奖项通过微信公众号兑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