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数十年的“啄木鸟” ——记全国“最美森林医生”李小康
“刘总,林地的疫情没有再复发吧?”7月30日,在瑞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李小康一早就给壬田镇桥岭村林业公司的总经理打电话,询问林地的近况。抱病在身的李小康即使身体不适,却还牵挂着他的森防工作。两个月前,瑞金市壬田镇桥岭村林业公司的一大片湿地松出现枯黄枯死现象,李小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前往处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打电话进行回访。
李小康以对森防工作的坚持和执著,几十年如一日发扬“啄木鸟”精神,精心呵护着15万亩绿色家园,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勤劳勇敢。日前,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授予他全国“最美森林医生”称号。
林地的好卫士
李小康出生在瑞金山区,从小对山林有着特殊的感情。自1976年从江西共大油山分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李小康一直在林业一线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近40年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是瑞金市两种主要的森林害虫,每年都会造成大片松林、竹林枯死。为控制疫情,李小康带领全站职工,分赴森林虫害区,组织群众对15万多亩的虫灾区域进行全面防治。由于监测及时准确、防治有效,近年来,瑞金市未发生一起森林虫害重大疫情,他们每年为林业减少经济损失400万元以上。
从事森防工作,李小康经常都要组织喷药、熏杀等防治作业,作业时,烟雾弥漫整个山头,药味熏鼻。李小康的肝脏不好,大家劝他别上山,在山下指挥就行。可他坚持说:“我对山场地形和虫情比较熟,烟剂的性能我也比较了解。万一烟剂燃烧不充分或药包歪倒撒落,一方面会造成浪费和污染,达不到防治效果,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森林火灾,这可马虎不得。”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来回巡查,每次从山上下来都是面色苍白、两腿打颤,还呕吐不止。但他没有退缩,依然坚持在一线从事森防工作。
林农的好老师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山林逐渐实现了产权明晰。但实现林权到户的农民面对各种林木病虫害却常常束手无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小康立即组织编撰松树、杨树、油茶等常见树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资料,印成宣传小册子分发给林农,并深入林区查看虫情,指导林农防治林木病虫害。李小康还经常组织开设培训班,向林农传授林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提高林农防治病虫害技术水平。近几年,他深入乡镇举办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29次,培训基层林业技术骨干2500多人次。
“2009年8月,李站长指导我们防治油茶病虫害时,因为中暑晕倒在现场。在村民用草药将他灌醒后,他仍坚持要留在防治现场,指导我们配药和施药。”谈起李小康的敬业,瑞林镇林农陈宝发非常敬佩,说李小康不仅是“最美森林医生”,还是“最美森防老师”。
林业的好专家
李小康在林业界工作了近40年,他的足迹遍布瑞金广大林地。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他成为瑞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领军人。2010年,瑞金市成片松林陆续出现林木生长迟缓,针叶发黄甚至个别植株枯死的现象,并呈现迅速扩展蔓延的趋势。李小康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人工点涂、捆绑毒绳与人工堵孔、药液注射”的办法,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并根据当地实际疫情调整用药比例。
近年来,李小康先后主持“林业植物检疫与疫情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马尾松毛虫综防林工程建设”等大型技术工作,并自主开展了“杉木炭疽病防治技术研究”“提早播种与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湿地松黄化病和叶枯病发生与防治”“如何提高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等森保科研工作,论文多次发表于国家、省、市等核心期刊,并在“江西省森保与高效林业建设”学术研讨会上获奖。他还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荣誉勋章,被江西省林业厅评为先进个人,并连续12次被赣州市林业局评为先进个人。(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杨友明 王善康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