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方商务局长话商务”系列报道 访赣州市商务局局长刘华明
借力苏区振兴东风 赣州商务经济加速度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赣南苏区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安排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实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苏区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给赣州商务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成果。
日前,赣州市商务局局长刘华明围绕招商引资、电子商务、外贸发展等商务经济发展方面的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招商引资向产业招商转型
借助国务院《若干意见》带来的重大机遇,三年多来,赣州市充分发挥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聚焦招大引强,狠抓项目落地,积极开展“央企入赣”、“民企入赣”等系列招商活动,全市招商引资取得了积极成效。
刘华明告诉记者,赣州市一方面积极营造浓厚了招商引资氛围,加大了对《若干意见》和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式的招商格局,开启了单位招商与组团招商相结合的新模式,实施组团招商,通过组建招商队、招商团等方式,轮流主攻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全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上中下游产品进行专业招商,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产业招商转型。
“赣州充分利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江西发展升级大会这一重要平台,大力开展了系列民企招商活动。”刘华明说,今年民企招商活动,赣州除参加省里的14场重大活动外,将举办6场“请进来”的招商活动。据统计,上半年赣州市民企招商签约重大项目83个,总投资额698.26亿元。“下半年除参与省里的重大招商活动外,还将赴厦门、珠三角、长三角及闽东南地区举办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力争今年民企招商签约项目150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签约项目落地,赣州市不断完善招商项目定期通报、定期调度服务和定期督查考核机制,实行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全市统一调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市委市政府还不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瓶颈制约,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去年赣州市在赣港经贸合作活动、低碳大会活动上共签约34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注册28个,占82.4%;进资26个,占76.5%;开工25个,占73.5%;投产11个,占比32.4%。今年上半年在民企招商签约的83个重大项目中,目前已完成注册62个,占74.7%;进资53个,占63.9%;开工47个,占56.6%;投产16个,占比19.5%。
一系列举措为外贸增长护航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要保持外贸稳定增长,首先是要帮助外贸企业提振信心。”刘华明说。
为了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赣州市商务、口岸、海关、商检、国税、金融外管等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市360家主要进出口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解读,及时为企业解疑释惑。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了中央外经贸区域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企业用好各项政策,扩大市级外贸扶持资金总量和适应范围,为9家企业争取了国家、省、市进口贴息资金合计715万元,拉动进口2.43亿美元。
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开拓国际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赣州市共组织企业参加了境内外国际性展会70余场(次),不仅参展企业接到了订单,而且扩大了赣南脐橙在中东、俄罗斯和东南亚出口;推动重点商品进出口,帮助稀土和钨制品生产企业向精深加工延伸,扩大出口。帮助章源钨业、耀升钨业、海盛钨钼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抓好了烤鳗、脐橙、米粉等特色产品出口;积极推动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业态加快发展,扩大出口。到目前,赣州注册登记的软件信息和服务外包企业达584家,服务外包产业用工超过1.4万人,仅去年就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离岸外包金额实现78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38.2%;“以进促出” ,鼓励企业扩大进口,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减免税,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建成运行,全市木材进口可以直接入境,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
刘华明说,赣州还着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推进外贸平台建设,启用了“一次申报”系统,实现“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启动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与长江全流域12个海关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形成“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新格局。
革命老区搭上“互联网+”快车
乘着“互联网+”浪潮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之风,革命老区赣州已搭上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快车道,正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刘华明告诉记者,近年来,赣州市电子商务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是江西最早完成电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全省第一个发起成立电商协会的设区市,目前协会已吸纳会员企业160多家。为推动电商集聚发展,赣州市将原总部经济大楼用作电商总部大楼,并且全市先后涌现了华坚电商产业园、南康光明电商孵化基地、宁都电商产业园、石城电商产业、龙南轻纺电商产业园等一批电商集聚区。其中,南康家具市场成为江西首批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将打造成打造全国最大的O2O线上线下家具商城。
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也使得一批外来电商龙头企业抢滩和入驻。淘宝网特色中国赣州馆,一亩田、阿百商学院等一批企业已进驻,苏宁易购、360团购、拉手网等电商纷纷抢占赣州市场。与此同时,土购网、春秋购、新商店等一批本地特色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截至目前,赣州企业在阿里巴巴有近8000家供应商,在中国制造网上注册的企业数达1300余家,在慧聪网上注册企业过万家,自有网站的电子商务企业超过1330家。
农村电商加速发展,阿里巴巴在宁都县已建成10家村级服务站,邮政的农村E邮已建成37家村级服务站,飞天麦光光已建成80余家村级服务站,京东已建成40余家村级服务站。其中,宁都“电商模式”得到财政部、商务部的充分肯定。特别第二批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赣州14个县(市)进入试点县,基本实现了除中心城区外的县域全覆盖,给赣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已编制出台了电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依托电商新型业态推动贫困农民创业就业。” 刘华明说。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环境下,赣州电商交易额连续3年增长200%以上。今年上半年该市电商交易额为136.8亿元,增长270.36%。全市拥有规上电商企业177家,年交易额10万元以上的2634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
苏区振兴助推商务经济发展
“《若干意见》的出台,对赣南苏区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安排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实行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给赣州商务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成果。”刘华明说。
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加速了赣州开放平台的建设。继龙南、瑞金经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后,赣州国家级开发区增加到3个,占全省(15个)的20%;国家家具产品质检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检中心、全国稀有金属交易平台的建设,赣州进境木材口岸实现了国内进境木材的内陆直通,定南公路口岸作业区开通运行,“赣州红色动漫产业园区”被评为全省先进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瑞金、全南被评为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龙南玩具产业被列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尤其是赣州综保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更是标志赣州全面进入“港口时代”。与此同时,随着江西首家外商投资商业保理公司、全省首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首家商业保理外资金融服务机构、首家在江西设立法人企业的外商投资电影院的落户和开业,标志着赣州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
刘华明说,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极大地推动了赣州商务经济发展。赣州市实际利用外资从2012年10.2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12.22亿美元,年均增长9.48%;全市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由2012年同期的784万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813万美元,同比增长3.70%;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从2012年377.3亿元增长到2014年524.16亿元,年均增长19.46%;出口总额从2012年28.39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32.02亿美元。今年1-6月,赣州市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62家,同比增长12.73%;实际利用外资7.70亿美元,同比增长6.94%;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06.51亿元,同比增长11.34%。(本报记者 饶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