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第二座古蜀早期城址(图)
摆宴坝城址发掘出的文物残片。资料图片
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土基坝和摆宴坝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成果: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蜀早期城址及一处古关口。这是四川考古史上继三星堆后发现的第二座古蜀早期的城址,对研究西周前后古秦巴蜀之间的关系,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等有重大价值,是四川省近10年来夏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今年7月至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广元市文物局委托,联合广元市博物馆、昭化区文物管理所对广元昭化土基坝和摆宴坝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此两区域面积共230万平方米,距离昭化古城不远。考古人员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墓葬27处,建筑基址7处,古关口1处,城址1处,陶窑3处,灰坑4处。发现的城址位于摆宴坝,初步判断为古蜀早期,也就是十二桥时期的城址。
史书曾记载:“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曰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但是哪一代蜀王,什么时候分封于此,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且史书中关于葭萌的记载互相矛盾,特别是唐宋地理志中的记载,更是将葭萌的位置放在广元南。而摆宴坝城址的发现,为厘清史书的混乱记载提供了重要材料。
摆宴坝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考古人员找到了城址的东、南、西三面的城墙遗址。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卫东介绍,从出土的陶片判断,其年代应为西周时期,该城址的发现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城址,这对于全面认识周蜀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前,四川考古60多年,有关古蜀国的考古发掘仅在三星堆发现了大型城址。
同时,考古人员发现了较完整的上坪关口。该关口平面呈长方形,发现东、西两道夯土墙,从出土的陶片判断其应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从两道墙的分布和面积推测,这可能就是早期的“葭萌关”。昭化一带是古蜀道的核心地带,该关口的发现对于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和蜀道的申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外,这次发现的墓葬也意义重大。秦灭巴蜀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而昭化就是移民的重镇之一。《史记·货殖列传》对此曾有记载。但昭化所在区域尚未发现大量与此有关的遗存,而本次发现的跑马梁战国至西汉墓地,为秦灭巴蜀及秦移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记者李晓东 通讯员么洺浚)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