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回扣的40%是谁身上的羊毛?

04.07.2014  12:33

  记者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采访了解到,在各地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违规、垄断、暗箱操作、逆向选择等现象多发,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回扣高达40%。一些中标企业表示:不给回扣做不成生意,给回扣利益就不多了。(7月3日《经济参考报》)

  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中标企业感到很委屈,他们认为回扣这么多,自己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其实,这纯粹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40%的回扣真会是企业出的吗?很显然,这笔钱是羊毛出在了羊身上。实际上这些回扣都依然是政府的钱,只不过,中标企业多赚了而已。

  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凡是政府购买的东西压根就没有和市场价持平的,很多东西甚至会是市场零售价的好几倍。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质量,同样的型号,同样的品牌,政府购买的为啥就比老百姓的还贵?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

  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采购部门都有着自己的说法。去年某地被爆出了一个电脑1万元的新闻,而有关部门的解释是电脑质量好,比老百姓平时使用的档次高。还有某地采购了一批打印机,是普通的品牌,而价格比名牌还贵,你说人家是怎么解释的,他们说这是专门让企业依据办公需要设计生产的。

  当政府的采购超越市场价格的时候,这样的采购必然是存在问题的。而对于中标企业来说,其实他们一点损失也没有,无非是把1000元卖给老百姓的物品,10000元卖给了政府而已,尽管付出了40%的提成,其实他们赚取的远远超于市场销售时的利益。

  这才是最为可怕的地方。原来没有实施政府采购的时候,是有具体办事的人员多开发票谋求私利的事情,而实施了政府集中采购后,更严重了。实施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堵塞这个漏洞。尴尬的是,漏洞不堵倒还罢了,这一堵不要紧反而口子更大了。不仅没有少花钱,反而让中标企业多赚了钱,政府多花了钱。

  严惩招标环节的腐败现象已经显得很是迫切了,我们在抓人的时候,在判刑的时候,还要想些办法堵塞这个漏洞。

  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个机制,政府采购的物品绝不能选择最好的。虽然是用于办公,对于普通的工种来说,有必要用配置最高的电脑吗?政府采购的物品必须是市场上的寻常之物。这样他们造假的载体就失去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政府采购的物品单价低于市场价。这个其实多么的简单,政府采购就是批发,老百姓购买就是零售,批发的价格永远会低于零售的价格,这是最为浅显的道理。当政府采购的物品和市场价格持平的时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而当政府采购的物品高于市场价的时候,就需要启动问责机制,看看这个不太寻常的价格是如何产生的。

  没有漏洞的堵塞,政府采购就永远会乱糟糟的。我们更需要对拿出40%回扣的中标企业进行调查,看看他们的产品究竟是高于市场价多少卖给政府的?符不符合价格法的定价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