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 我们的城市更文明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新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又是一个温馨的家园。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从出台文件和激励机制,到每月评选“新余好人”、开设道德讲堂,再到成立志愿服务中心,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度和公民道德素质。随着一段段凡人善举的故事被挖掘,一个个爱心接力活动的组织开展,“新余有爱”志愿服务的品牌越擦越亮,市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得以逐步提升。因为有爱,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温暖和文明。
“新余有爱”频频唱响
近日,新余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新余晚报》刊登《丰产不丰收 新余蜜桔急坏果农》一文,首次报道因连日阴雨,新余蜜桔丰产不丰收的困境。文章见报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得到多家中央级媒体的爱心转发和报道,引发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不少爱心网友、热心市民纷纷参与到爱心接力中来,掀起一股“桔动全城”的热潮。
从2013年5月市委书记刘捷首次提出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到今年2月14日我市举行首届“新余有爱”年度人物发布会以及“新余有爱”人物宣讲,最后到“新余有爱,桔动全城”系列活动的举办,“新余有爱”的声音无数次在新余上空响起,“新余有爱”的暖流在百万市民心中传递。
近两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新余有爱”这一品牌,一直致力于以志愿服务引领城市的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新余有爱”植入人心,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
“好人”效应不断彰显
“手和手相牵,奉献就在身边;心和心相连,友爱不会改变……”每天早上8时,一首志愿者之歌《心愿》会在志愿服务中心准时响起。如今,这首歌通过“新余有爱”文艺晚会、歌咏大赛等形式传唱,成为这座城市优美动听的旋律。
今年3月,在本报记者的报道下,渝水区人和乡辉江村委14岁少女何小清独自照顾病重的父亲,用柔弱的身躯坚强地支撑起一个家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市民。大家在怜悯何小清遭遇的同时,又被她的坚强所感动。一时间,来自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爱心纷纷涌向何小清一家。看到志愿者们在小清家里细心地帮助,帮扶小清的发起人章细牙被感动了。他说:“原来新余有这么多好人,我也要当志愿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近年来,我市大力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搞活志愿服务开展形式,社会效应不断彰显,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从2014年6月开始,我市在全市开展“新余有爱·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每月评选出10位“新余好人”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宣传,并组织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团赴学校、社区开展巡回演讲。目前,全市已有2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余人次被评为“江西好人”和“新余好人”。
志愿服务纵向延伸
记者从市志愿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近8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651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498个。2014年底我市常住人口116.08万人,以此计算,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人数多的有几百人,少的有5人。志愿者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不乏一些青少年和老人。
“现在每天至少有3至4个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市文明办副主任朱卫萍告诉记者,新余志愿服务已呈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到各类群众的切身需求,全市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不断显现,“新余有爱”品牌深入人心。
还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新余有爱”志愿服务活动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介绍,我市志愿服务的内容不断延伸、深化,以前的志愿服务是在过年过节时送钱送物的简单看望,一年只有一两次,现在发展成结对帮扶,有些志愿者的结对帮扶对象有四五个。
道德讲堂催人向善
“叔叔阿姨们,我们身边其实不缺好人,好人就在我们身边……”前不久,渝水区城北街道电工厂社区组织辖区80余名居民开展主题为“爱就在你身边”道德讲堂活动,活动邀请“新余好人”韩福琴给大家宣讲社区身边好人的故事。韩福琴的讲述,就像寒冬里的一把柴火,给人以暖意,沁人以心脾。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对全市总布局,各级文明单位带头开展。为推动道德讲堂有声有色开展,我市制定了活动方案,做到有固定的场所,有常态化的活动,有主题鲜明的内容。道德讲堂在采取“唱一首道德歌曲、诵一段道德经典、看一段道德短片、讲一个道德故事”基本模式外,还积极鼓励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创新“自选动作”,积极丰富讲堂内容,创新讲堂开设模式。
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等形式,我市数百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纷纷走进道德讲堂,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各级各类道德讲堂200余个,累计开展活动430余场,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次,道德讲堂也由此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