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哪个团顶住中野三纵队围攻枪杀中野旅长?
核心提示:关于“猛如虎”之说:张凤集战役,中野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3600余人,刘伯承爱将3纵19旅旅长吴大明、3纵7旅21团政委姚丕田牺牲。11师32团伤亡2700余人,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团长张幕贤不得不带余部撤走。
本文摘自新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蒋介石内战中用人3大失误》,本文为节选
如果淮海战役前出任12兵团司令官的是他而不是黄维,淮海战场的输赢还真不好说,弄不好就是一个平手。中野在大别山被胡琏的整11师弄惨了,一段时间某些将领简直到了“闻胡而逃”,刘伯承元帅的“安卵子会”就是针对这以情况开的。
“狡如狐,猛如虎”是毛主席告戒解放军战斗人员时对胡琏的评价!因胡琏用兵极其机警狡猾,同时其名胡琏谐音“狐狸”,尤其是华中野战军苏北方言,更近似狐狸。故华野、中野称胡琏为狐狸,十一师进军南麻时,南麻到处张贴标语,“活捉狐狸”“打碎吃掉11师这个硬胡桃”。南麻战役结束后,华野9纵伤亡重大,(伤亡4600余人),没取得任何进展,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说:“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
关于“猛如虎”之说:张凤集战役,中野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3600余人,刘伯承爱将3纵7纵19旅旅长吴大明、3纵7旅21团政委姚丕田牺牲。11师32团伤亡2700余人,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团长张幕贤不得不带余部撤走。山东南麻战役,华野集中五个纵队,其中一个打援,四个纵队外加鲁中军区三个团猛攻南麻5天5夜,仅歼11师一个团,自身伤亡达1万余人。2纵5师政委秦贤安、6师18团副团长胡大炳、4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魏自强等大批将士牺牲。11师确实猛如虎。11师进入大别山之后,这只猛虎更是威风凛凛,扫荡中野,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敢接战,除了在北向店,为保卫刘伯承同志和中野指挥机关,不得不打了一仗,其余则能避则避(趋避之)。
11师18旅在北向店与中野1纵及中野指挥机关发生遭遇战时,整11师主力和整10师从龙升镇、宣化店赶来合围,解放军见形势不利,1纵从砦河集突围,越信潢公路北进,1纵19旅参谋长游万川同志在与11师战斗中牺牲。
如1947年12月,陈粟、陈谢大军围攻确山,中野1纵打援。12月31日,整11师先头部队118旅与1纵在正阳西北宋店猛烈交火,1纵挡不住11师的进攻,伤亡较大,11师逼近确山,粟裕不得不于31日晚结束确山战斗。
再如中野1纵绝对主力20旅(相当于师,中野纵以下辖旅)于1948年1月10日,在包信集与整11师遭遇,损失很大,其中一个主力营,4百余人被成建制消灭,当时20旅政委,副旅长听说11师来了,坚决主张撤退,不能打,旅长吴忠坚决要打,一打,打出这么一个结果。许多干部听说11师来了,带头逃跑,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见《百战将星—吴忠》240页。)
又如中野2纵,在大别山里不停地躲避11师,(可看《陈再道回忆录》173-192页,)基本上是一个11师追着打,追着包围的过程。
还有中野6纵,基本对11师采取能避则避(趋避)的方针,但在1948年1月16日,11师突然包围了在王家店宿营的中野6纵18旅(也是中野头等主力),18旅炮兵连丢掉两门山炮就跑,轻易的把两门山炮送给敌人,旅长肖永银一听整11师来了,丢掉旅直属队,包括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和在镇上的几十名伤员,就立刻撤退,使这300余人全部被俘虏。6纵副司令员韦杰要求营救这些同志,肖永银还是不顾一切撤,总算保全了18旅。王家店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被俘人员中,大部分是我军干部,含两名团级军官,分别为供给处处长张玉峰,随军记者胡征,因为中野的趋避之,使11师在大别山里找不到方向。
针对当时种种情况,刘伯承、邓小平、李达、张际春于1948年1月31日联名向各纵队首长下发指示,并上报中央军委,指出:“而还有不少干部,临危并未掌握部队,抗击敌人,或单身或带少数人逃命,实为解放军极端可耻行为。”(见《百战将星——吴忠》241页。)
1943年鄂西会战中的石牌保卫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老蒋个胡琏去电话,胡琏只回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攻击石牌要塞的日军,在付出了七千多人的重大伤亡之后,面对的仍是胡琏及麾下坚守阵地的十一师将士。日军既不能突破些许,亦无法前进分毫,遂战斗信心尽失,纷纷撤退,石牌大战宣告结束。日本人输了,石牌守住了,陪都保住了。
胡琏有张灵甫的勇,有张灵甫的智,却没有张灵甫的骄横。有黄百韬的忠,更有敢于抗命的勇气,他的口头禅是:“军队的任务在打胜仗…大开大阖,进退操之在我,绝不受国防部挟制!只要仗打胜了,即使违抗命令要砍头他也认了!”这就是他的优势,74师之败,败在张灵甫。18军之所以一直占上风,因为有胡琏,因为他敢不听国防部的命令,不仅智勇双全,更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可惜决战前夕,因和白崇禧的矛盾,那位被白崇禧讥为“步枪指挥官”的蒋校长再次帮了人民解放军的大忙,不仅用错了人,再加上胡乱指挥,断送了一支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