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研发平台80%在高校
8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相关情况。
文/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廖济堂
科技创新现状
全省国家级研发平台80%在高校
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介绍了我省科技创新现状——
●创新平台:全省高校共有国家级研发平台12个,占全省总数的80%。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3个。高校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日益完善。
●人才团队:近年来,全省高校新增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百千万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1名。全省3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均在高校,高校已成为我省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
●科技成果转化:除大家熟知的硅基LED发光材料外,江西师范大学的汽油抗爆剂、江西农业大学双季超级稻新品种、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和钨、东华理工大学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在省内转化和产业化。江西中医药大学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余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今年预计将达130亿元
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张馥表示:
●构建创新载体。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级园区、基地等创新载体233个,省级园区、基地等创新载体645个,高新技术企业3520家,培育各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7家。
●构建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截至目前,“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已经汇集了省内外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21380项,技术需求1030项,服务企业4863次,实现技术供需对接3957次。2018年,全省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115.81亿元,同比增长20.1%,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今年预计将达到130亿元。
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省工信厅科技处调研员郭震介绍:
●推进“一产一校”建设。按照“一产业至少要有一个紧密合作的高校”的原则,推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与国内外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比如,我省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南昌高新区建设了北航江西研究院,省工信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
●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截至目前,已组建南昌高新区智慧城市、经开区通讯终端、萍乡湘东区产业园工业陶瓷、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共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下一步,将按照“一产一院”模式,力争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高校教师科技创新可作为职称评审重要依据
省人社厅副巡视员李新乐表示:
●工资待遇:对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业绩突出的高校等,人社、财政部门在核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适当倾斜,倾斜部分主要用于科研人员奖励性工资的分配。科研人员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用于人员奖励的支出部分等项目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职称评审:我省允许将高校教师的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发明专利、标准制定、智库成果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区分不同类别情况,支持其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
大学生创新创业
全省近40%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
今年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刚刚结束,如何尽快促进这些大赛成果转化落地?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肖德征表示,今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参赛项目多。今年的项目数首次突破10万个,参赛学生达到37万人次,全省近40%的大学生参加比赛。二是覆盖面广。全省有96所高校参赛,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校园内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为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大赛增加了萌芽赛道,全省共有9个设区市28个团队参赛。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专门的支持,比如,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在省内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成果转化等活动,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手续等。
肖德征表示,教育部已决定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1年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南昌大学承办,这将是第一次由地方高校承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