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17日,2016年“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国际经贸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承办,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地缘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协办。
开幕式上,副校长蒋经法向在座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以及国际经贸学院的发展情况。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孙楚仁教授代盛斌教授致辞,并向大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日本神户大学经济学部赵来勋教授、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刘洪钟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刘文革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孙楚仁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勇兵教授等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分别就“国际政治关系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球金融治理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研究”、“国际政治关系与对外贸易”、“政治互信与对外投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论坛上,辽宁大学刘洪钟教授和杨攻研博士以东亚国家为样本,讨论了东亚区域频繁的贸易往来对于双边政治关系产生的影响,发现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量的不断增加总体上有助于建立更为和谐的政治关系,但伴随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度的提升却会在政治上产生了离心力,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离心力正在不断增强;选举周期已经成为政治关系的显著的外部冲击,尽管贸易可以起到缓和政治周期的作用,但选举过程中更为激烈的竞争将使贸易“稳定器”的作用大大降低,甚至作用完全消失。江西财经大学蒋经法教授认为在研究东亚区域政治关系与经贸往来时应兼顾考虑来自美国的亚太区域战略的影响,甚至美国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应忽视美国力量的存在。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基于倾向匹配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国际贸易制度与国内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刘文革教授以人民币国家化为背景,对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进行了分析。
国际贸易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从古到今都是驱动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因素。西南财经大学孙楚仁教授、厦门大学陈勇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林发勤副教授等对政治关系的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四川大学闫雪凌博士研究了双边政治关系尤其是领导人访问对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其直接效应和长期影响的作用机制。
9月18日,国际经贸学院以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举办了国际经贸论坛系列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孙楚仁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勇兵教授分别就Melitz理论模型及其拓展、国际贸易领域前沿实证研究方法作精彩报告。报告由学院刘建副院长主持,许统生教授、李秀香教授等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分享会,来自我校产业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等部门的教师和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报告。
18日上午,孙楚仁教授以“Melitz模型的及其扩展”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作为国际贸易领域核心模型之一的Melitz模型是在krugman的基础上,以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为前提,由Melitz在其论文中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与推导。孙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数学技能以及强大的表达能力展示了基本模型的推导的步骤,并分别对开放经济、对称国家条件下的均衡和开放经济、非对称国家下的均衡的结果进行了推导,并将模型扩展到多种产品多重要素、劳动力异质性等情形下,还引入经济地理因素、企业的出口行为等问题进行分析。下午,陈勇兵教授以“学生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开题,对研究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重点讲授了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反事实分析的框架。期间,陈教授介绍了了随机实验的思想和基本的OLS回归,并深入分析两者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学院首席教授许统生老师对两位远道而来的教授带来的精彩报告表达感谢,同时也希望在座的老师同学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做出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两位专家丰富的研究、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学科相关研究的师生带来了研究新思路和新思考。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这不仅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实现,更需要政治外交活动相配合。为此,本次“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研讨会通过就相关议题深入探讨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以及经贸合作之间的诸多问题,做出“抛砖引玉”的积极贡献。(图文/国际经贸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