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国际论坛:铭记飞虎队 中美友谊长
美中两国在抗日战争中缔结深厚友谊,若想在21世纪继续维护和平,美中两国就必须携手合作
今年3月,我有幸赴中国,参加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回到美国后,我一直不停回想起我的外祖父陈纳德,以及他所深爱的中国和那里的人民。
于我,中国人民如同家人一般。我总是带着感激的心与中国人民一起讲述我外祖父和飞虎队的故事。1937年,外祖父应宋美龄之邀来到中国,当时美国并未参战。在给弟弟比尔的信中他写道:“这份工作或许意义非凡……我的‘绵薄之力’有可能影响历史。没有几个路易斯安那出身的小伙子能得到如此罕有的机会去改变未来的历史走向,我不能拒绝。”
外祖父到中国后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了,卢沟桥上的炮火让他感到自己必须留下。“我相信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将会是未来太平洋战争的前奏,美国也会被卷入其中。”陈纳德在其自传《战士之路》中回忆道。
挑战是艰巨的,陈纳德与他的飞行员们面对着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一开始,飞虎队能够随时应战的飞机不足50架。飞机零件一直短缺,为了能让飞机起飞,有时机械师不得不用口香糖和胶带去填补机身上的弹孔。
作战时,飞行员们两两为一组,利用速度和俯冲的力量从日机身边擦过,猛烈射击,随后两架飞机分开。利用陈纳德所创的“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战术,飞虎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由于在飞机数量上处于劣势,战斗时他们不得不以一敌十。飞虎队员们战胜了一切困难,从未被打倒。在陈纳德指挥下,飞虎队共击落敌机逾2600架,击毁或重创了223万吨敌军货船,45艘日本战船,歼灭日军近7万人。
中国百姓给予飞虎队极大支援。他们冒着巨大风险,争分夺秒修建跑道,并在空袭期间做好掩护措施。每一名飞虎队成员的飞行衣背后都缝有带中文信息的“血符”,也被称为“救命符”。当飞机不幸被击中或发生故障坠毁时,中国百姓只要看到佩戴“血符”的人就会进行救护,并将他们安全带回机场。可以说,与中国人民携手作战是飞虎队击退日军、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我的外祖父在自传中写道:“我衷心希望飞虎队的精神能延续下去,作为在太平洋两岸的美中两国人民为和平共同奋斗的象征被后人所铭记。”这番话现在看来依然重要。
我们的使命并未终结。今年9月,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将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将再现这段美中军民共同战斗的历史。过去的敌人已经被击溃,但挑战犹存。若想在21世纪继续维护和平,美中两国就必须携手合作。
外祖父对中国人民的爱、尊敬和赞美并不只是因为当时两国政治上属同盟关系。他作战不为名不为利,而是出于对每个生命价值的尊重。作为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我期望能够接过陈纳德将军当年一手创建的事业,牢记美中两国在抗日战争中缔结的深厚友谊,在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留下的美好情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美中两国关系的发展。
(作者为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陈纳德将军外孙女)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