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人千里寻根 61年第一次给外婆上坟(图)

24.03.2015  13:53

清明将至,市民祭拜亲人。 雷远东摄

市民用鲜花祭拜亲人。  刘陈平摄

  “现在我越大越像我爸,而我爸很早就像了我爷爷,总有一天我们要分别,然后重建在老家堂屋梁上那厚厚的一本陈氏家谱”——《家谱》陈瞰

  23日,离清明节还有两周。61岁的成都市民樊庆中从重庆武隆祭祖回到成都不足10天,他又开始计划前往上海走。与此同时,另一名成都市民税裕洋上周末刚在江油为奶奶扫完墓。他们作为普通市民,因为家庭的迁徙变动,不得不辗转多地寻根、祭祖。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原因,中国近当代史上有6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其中对四川影响较大的是抗战时期的内迁、三线建设时期的南迁和改革开放打工潮。而每一个迁徙人背后,都有一个心酸和思念故乡的故事。

  

  “人不管干什么、境遇如何,老了就会怀旧,就会去寻根,”樊庆中与老伴儿奔波500公里,从成都到重庆,又从涪陵到武隆,辗转6个多小时,在93岁高龄舅妈的带领下,61年来第一次给外公、外婆上了坟。

   时隔61年

   第一次给外公外婆上坟

  3月13日,在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的一处矮坡上,成都老人樊庆中跪在两座土坟面前,土坟长睡着他的外公、外婆。“我出生那年,外公就去世了,”樊庆中说,抗战时为躲避战乱,外公带家人逃到农村,在武隆定居。后来,母亲嫁到重庆七星岗。樊父出身上海崇明县一个穷苦人家,而后考上同济大学建筑系,因爷爷奶奶早逝,抗战时樊父只身逃到武汉,后才辗转来到重庆。樊庆中4岁那年(1957年),父母所在的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迁到成都,一家人便定居于此。此后,父母忙于生计几乎没回过老家,而樊庆中对老家的零星记忆,也都来自母亲的只言片语。

  “外婆曾来过成都两次,每次都待半年左右,”在他印象里,外婆慈祥又知书达理,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某年初一,外婆来他家串门,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抽烟,兄弟们扯外婆的耳朵,又把烟藏起来,外婆都没有生气。“后来我工作了,更没时间探望,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她去世。

   驱车千里

   没地址却与93岁舅妈相见

  几十年过去了,逐渐老去的樊庆中心中升起了寻根的愿望,“人不管干什么、境遇如何,老了就会怀旧,就很想念父母,就会去寻根。”13日,他下定决心要找到故乡,祭祖寻根。他与老伴儿奔波500公里,从成都到重庆,从涪陵到武隆,辗转6个多小时,到达母亲的娘家——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

  没电话、没住址,甚至没有准确名字,樊庆中凭记忆向村民打听,找到了93岁的舅妈。舅妈家是一座耸立在半山腰的小楼房,门前空地上养着几只鸡。“舅妈今年已93岁,但耳聪目明,还能记起不少当年的事情,”樊庆中与舅妈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后来就是在舅妈的带领下,樊庆中第一次去给外公、外婆上了坟。

  

  每年清明节,税浴洋全家都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扫墓,“爷爷生了3子1女,伯父、姑妈都定居江油,一年难得见几次,所以清明节也是个团聚的日子。”为了短短的重聚,他们要在一两周内辗转资阳、成都、江油三地,行程不下500公里。

   求学成婚

   一家三代辗转成资江

  另一位赶在清明前辗转祭祖的成都市民税浴洋,今年34岁,祖籍遂宁。

  上世纪30年代,税浴洋的爷爷税国桢从遂宁到成都读大学,随后携家定居成都。解放后,税国桢到江油高中当了一名教书先生,从此扎根江油,直至1997年逝世。上世纪70年代,税浴洋的父亲从江油到成都求学,随后,在成都工作并认识了来自资阳的税浴洋母亲。随后,两人在成都结婚定居,1981年,税浴洋在成都出生,并在此长大。

  3月21日早上9点,税浴洋一家从成都出发,前往江油园宝山公墓,此行是给他的爷爷奶奶上坟扫墓。而在一个星期前,为了给他的外公外婆扫墓,他们全家刚去了一趟资阳。每年清明,这家人几乎都要在一两周内辗转资阳、成都、江油三地,行程不下500公里。

   一年一度

   清明节也是团聚日

  21日适逢周末,一路堵车,中午12点20分,一家5口才到达江油园宝山公墓。此时,他的大伯、大姑等亲戚,已经在园子里等着了。

  一行人先到墓园右侧,拜祭税浴洋的奶奶文映莲。在准备香蜡、纸钱的间隙,税浴洋也在和并不常见面的亲友寒暄,墓园清净肃穆,亲人间的交谈也轻轻,互相问候近况。10分钟后,红烛点上,纸钱燃起,一家14口执香敬礼,安静肃穆。从67岁的大伯,到2岁半的小女儿,一个家族里的14人,在午后静谧的墓园中,鞠躬追念,寄托哀思。

  “妈妈,我们来看你了。”作为长子,税浴洋的大伯领头鞠躬。拜祭完奶奶后,家人提着水桶、纸钱,抱着鲜花,转到墓园的另一侧,这里埋葬着爷爷税国桢,两个墓地相距100多米。细致地清洗墓碑,供上还带着露珠的鲜花,点上一对红烛,一家人一个接一个,给老人家烧去纸钱。

  税浴洋说,每年清明节全家都要到江油扫墓,“爷爷生了3子1女,伯父、姑妈都定居江油,一年难得见几次,所以清明节也是个团聚的日子。

  “以前的人,大多家里有墓拜祭相对都要集中、方便。”他感叹说,现在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人迁居他乡,让回家扫墓变得越发艰难,“到了我女儿那一代,是否还找得到祖祖、甚至更往上一辈老人的墓地,都未可知了。”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杨雪实习记者宁芝实习生张妍洁

   【专家】

   6次大迁徙

   让故乡越来越远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苏东来说,中国近当代史上有下南洋、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内战迁台、三线建设南迁、改革开放的打工潮、三峡移民等6次比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对四川影响较大的是抗战时期的内迁、三线建设时期的南迁和改革开放的打工潮。从21世纪开始,省内迁徙规模也在扩大,农村的进城,小城市的进入了大城市。这些迁徙都让人们离故乡越来越远,而每一个迁徙人背后,都有一个思念和寻根的故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躲避战乱,一大批东北、东南的民众迁入西北、西南等地,100多万人迁往巴蜀。苏东来认为,樊庆中的外公外婆从重庆市区逃到乡下,父亲从上海辗转重庆,都是因战争而迁徙的典型案例。

  “他父母因工作调动迁往成都,应该算是当年三线建设时期迁徙,”苏东来说,1964年开始,中央政府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在1964年之前也有零星的支援工程。三线建设时期,大批重工业迁到四川,东南沿海的工人、技术人员也随即涌入。

  除了迁入,改革开放后四川人也大量涌向东南沿海打工,被称为“孔雀东南飞”。“很多人在那里留了下来,并组建了四川同乡会、巴蜀文化研究会等,增加身份认同感。”苏东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思乡思亲的情感越发强烈,“落叶归根”的心情也越发迫切。

  而现在,四川的经济条件、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更多的人愿意留在省内。据省统计局发布2015年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专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被访者选择在省内打工,“如此一来,寻根、祭祖也更加方便。”(记者 肖茹丹 杨雪 实习记者 宁芝 实习生 张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