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路该怎么走 

29.08.2014  13:03

巩固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盘活经营权……”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正在展开,深化农村改革春风扑面。近日,记者走进铜鼓,探访该县土地确权登记的新尝试。

古桥村的土地确权探索

我家五口人,只剩我在家种田,我已经67岁了,再过两年就种不了田了。”近日,见到记者时,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古桥组张世仁发出感叹。老人告诉记者,种田的越来越少,希望有企业来流转土地,避免农田抛荒现象。

古桥组40多户180多人,年轻人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小孩在家。张世仁家有3.5亩田,因为年迈,去年他只种了1.8亩,另外1.7亩租给了新午餐公司,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收益。

香港新午餐公司与石桥组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租地80多亩建供港蔬菜基地,去年的租赁费为每亩125公斤谷子,今年135公斤谷子,明年150公斤谷子。

古桥村是全县15个土地确权试点村之一。深化农村改革的春风吹进大山后,古桥人心里泛起涟漪,把土地确权当成了大事。

在土地确权试点中,古桥村尝试多元化确权,摸索出确权确地到户、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到组三种模式。

古桥村有17个村民小组,因为二轮承包基础好,多数村民小组愿以二轮承包为基础,把所有土地确权确地到户。

街上、古桥、桅杆等组则因为中低产田改造等原因,农户承包地“四至”难确定,很难进行确权登记,于是便按照“确权确股不确地”办法,不落实各户具体承包土地的地界,但在承包经营权证中明确股权。

有些组考虑到人口增减、土地调整等因素,则采用“确权到组,人均分红”的办法,减少了以往分田不均引发的多种矛盾。

不推倒重来,不重新分田

土地确权是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铜鼓县委书记胡国瑞告诉记者,推进土地确权登记,落脚点是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地确权,人心定。”随着农村人口增减、土地变化,土地确权成了大难题。该如何来确权?

最困难的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铜鼓县副县长刘学松说。有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土地确权就是推倒重来,重新分田;少数乡镇和村组干部认为基层情况复杂,担心在确权登记工作中一旦把握不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纠纷和上访问题;有的乡村干部认为一旦确权,今后将失去征地和集体土地调配等工作的主动权,基层工作、城镇开发和项目建设将更难开展。

土地确权登记事关农户的切身利益,铜鼓县在试点中坚持五条原则,即执行中央政策、尊重历史、模式多样、颁证到户、以组为单位实施;做到“四个不变”,即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土地用地性质不变、粮补不变,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

胡国瑞告诉记者,土地确权还要消除几个误区:土地确权登记并非推倒重来,不搞重新分田,也不是重新发包,而是稳定承包关系;土地政策长期稳定,但不是永远不变;土地确权以户为单位,不是以人为单位。

铜鼓县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政策空间,出台实施方案,按照“巩固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盘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先试点、后铺开,向全县推荐“3+1”模式:即确权确地到户、确权确股不确地、前两者混合(一部分确权确地到户,剩余部分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到组(城郊、园区附近被征地村的剩余土地确权到组,由组统筹,人均分红),各组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确权模式。

为做好土地确权试点,铜鼓县、乡、村三级书记挂帅,县四套班子成员全部上阵,集中精力、时间和资金,全力以赴推进。据介绍,目前15个试点村一榜公示已完成,即将勘界勾图,5月9日试点村发证,随后全县铺开,6月底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政府只能给政策,不能大包大揽

土地确权好处多,农户心里踏实,可减少土地纠纷,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发展现代农业。”自从县里召开土地确权动员大会后,温泉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张大标一直在琢磨着怎样做好土地确权试点。

现在的农村成了‘993861部队’(老人、妇女、儿童),但仗还要打,而且要打赢。”张大标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有流转才能盘活,不流转就会抛荒,农业就没有出路。

经村民大会讨论后,光明村决定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先将五保户、死亡户的田拿出来补给缺田户,再确权到户。张大标说:“考虑到公益事业的用地需求,我们留足了修路和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的用地。

温泉镇党委书记许弘告诉记者,自二轮承包后,村民嫁娶和生老病死、农田撂荒等情况复杂,“这些复杂问题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采取村民自治的方法来解决,土地确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他认为,无论确权还是确股,都必须以组为单位,政府只能给政策,不能大包大揽。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确权之后,村组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加强引导、监督、管理。土地确权后,如何把土地资源变为资本,把资本变为资金,也有着很大的学问。(记者邹海斌)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