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地理信息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包括测量产业、地图产业、导航定位产业、遥感产业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等主要内容。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产业发展基础。
1.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获取、更新了覆盖全省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数据,实现了第二代1∶1万数字地形图的全省覆盖,建成省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区市大比例尺数据实现主城区覆盖,数字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天地图·江西省级节点及部分市级节点实现与国家主节点对接并提供协同服务。初步建成全省多级分布式公众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并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
2.保障支撑能力逐步加强。建成覆盖全省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引进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应急保障新型测绘装备,建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基地和测绘成果资料档案馆,进一步提升了规模化生产和数据存储、管理、分发服务能力。市、县(区)也加大了装备投入,购置了一批先进测绘装备。全省地理信息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高。
3.产业发展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我省地理信息产业逐步发展,产业初具规模。2012年,全省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420多家,涉及国土、地矿、水利、核工业、规划、建设等近20个部门和领域,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20多亿元,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基地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
(二)面临的形势。
未来一段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全球地理信息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信息经济新增长点。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快速组网和北斗民用化的快速推进,给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2010年,全球车用GPS硬件市场高达219亿美元。美国GIS市场规模近年来的年增长率接近35%,纯商业化应用的年增长率高达100%。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已有10多家地理信息企业上市,有50多家公司正步入上市进程。
2.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地理信息企业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推进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资源产业化应用”,国家把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出指示和批示。我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赋予地理信息产业新使命。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规模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地理信息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广阔、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而且是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能够准确把握自然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有利于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达到最好的效益,有利于加快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服务“四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深入实施我省三大国家战略给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三个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将开工建设,地理信息新应用与新服务不断产生,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地理信息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省地理信息产业起步较晚,地理信息产业消费需求增长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共享服务能力不足,地理信息产业链不够完整;二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应用潜力挖掘不够,相关政策配套不够完善;三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夯实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与技术自主创新,强化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培育地理信息知名品牌和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将地理信息产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体,政府引导。政府引导推动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科技创新,对外合作。建立我省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研发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等关键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规范管理,广泛应用。加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积极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地理信息高效、广泛利用。
4.重点发展,整体推进。系统规划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明确并大力发展重点领域,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
三、目标任务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和培育若干个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型企业,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建成一个省级地理信息产业园。拓展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和消费领域,大力推进面向政府管理决策、面向企业信息化建设、面向社会大众生活的地理信息应用。到2015年,全省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年总产值超过40亿元,到2020年,达到200亿元,应用领域更为广泛,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体主要指标见附件。
(二)发展重点。
1.大力推进现代测绘产业发展。全面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共享。建立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统一全省测绘基准,提高定位服务水平。全面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有效覆盖,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增强我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战略储备和保障水平。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加强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软件研发,开发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软件产品。引导具有民族品牌现代高端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2.加快发展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及应用。大力发展低空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雷达测图技术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提高基础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及应用能力。新建一座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建立多星数据源接收获取平台。建立并行处理、高速运算的大型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应用中心,加强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研发,提高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分析及开发应用能力与水平。大力推进遥感影像数据和技术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促进遥感产业的发展。
3.优先发展导航与位置服务业。加快本省导航数据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我省全息导航地图获取、融合与更新工艺。建立本省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研发接收处理兼容北斗和其他卫星数据的多模式软件。加快推进现代测绘基准的广泛使用和北斗卫星导航的社会化应用。推动导航与位置服务和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融合发展,深化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促进地理信息在智能交通、物流监控、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智能养老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3-5家在车船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导航与位置服务骨干企业。
4.繁荣地图及地理信息文化产品市场。鼓励地图产品制作单位开发新颖实用的地图产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在网络地图服务、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物流配送、移动目标监控、定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型地图服务业态中的广泛应用,使地理信息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支持企业开展地理信息文化研究,引进和培育1-2家地名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在现有地理信息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名、地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加载形式多样的文化信息内容,形成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动漫、网游、智力、教育等文化产品,培育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品市场。
5.重点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业。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保障服务能力。整合、分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数据,构建时点统一、标准一致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动态、实时、按需定制的地理国情监测。抓住全球地理信息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积极发展具有江西特色的地理信息外包服务。深入挖掘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潜力,大力推进面向政府管理决策、面向企业信息化建设、面向社会大众生活的地理信息应用。
四、重点工程
选择一些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完善、扩大产业规模、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应用升级的重点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重点突破。
(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根据“市场配置资源、企业创造价值、政府营造环境”的原则,建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按照“一园多区”的空间布局,以南昌市为核心区,其他10个设区市可按照各自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和经济发展定位的不同,建设地理信息产业扩展区。
产业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中心、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基地、地理信息应用转化基地、地理信息创业孵化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及地理信息灾害备份中心。引进和培育若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信息获取、数据处理、地图制作、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信息服务、装备制造等相关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到2015年,在南昌建成一个规模约300亩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入驻20家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引进资金2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入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50家以上,引进资金50亿元。
(二)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建设工程。
加快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体系建设。建设应急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并与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整合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国情监测数据,建成应急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测绘应急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形成实时或准实时的多平台、多传感器、全天候、全天时的地空一体化的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快速获取能力。加强测绘应急服务队伍建设,建立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军队和地方间的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增强应急的同步响应能力。
到2015年,完成实时应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完成应急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测绘应急服务队伍。到2020年,全面建成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体系。
(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扩大平台的应用服务领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设时空数据库、开发时空信息云平台、完善支撑环境和开发典型应用示范,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
到2015年,完成11个设区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设区市平台应用系统扩展至15个以上;完成5个县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县级平台应用系统扩展至5个以上。到2020年,完成各平台的云构架转型,平台应用领域扩展到30个以上;完成20个县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县级平台应用系统扩展至10个以上。到2020年,完成2个以上市级“智慧城市”和5个以上县级“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每个城市实现30个“智慧城市”应用系统。
(四)装备与设施制造业发展工程。
针对南方地区航空影像获取困难的瓶颈问题,结合我省重点发展航空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发展无人机、低空数码影像获取系统、测量型卫星接收器、低空无人机制造、机载激光雷达等技术装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装备。引入国内外测绘装备知名企业进入地理信息产业园,大力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提升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
到2020年,引进或培育2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五)综合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工程。
建成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11个设区市及20个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区)节点互联互通。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综合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导航与位置服务,支撑或辅助开发交通、物流、电子商务、医疗等有关行业专题地理信息平台系统。积极培育地理信息消费市场,加大平台在移动终端的开发力度,增强平台与物联网的契合程度。
到2015年,重点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加强地理信息在国家、省重点地理信息相关系统的应用,推进地理信息在旅游、绿色生态和“四化”建设方面的应用。到2020年,全面推进地理信息在经济产业布局、区域文化、社会创新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全方位的应用。
(六)重大项目示范工程。
依托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国家航空摄影应急保障、地理信息产业云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争取在全国产业布局中国家级地理信息重大项目更多落户我省。建设以云计算中心、大规模集群式遥感影像处理中心、生态资源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2-3个技术开发应用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地理信息及技术在行政管理、规划决策、资源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百姓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江西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七)开拓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工程。
以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依托,积极接纳发达国家的地理信息产业外包业务,形成地理信息数据加工等信息服务外包特色品牌。在我省地理信息企业中,选取规模大、效益好,具有国际地理信息项目合作基础的3-5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进行重点扶持。
在国外建立地理信息国际项目合作基地,为我省地理信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建立稳定的国际营销渠道。定期选派地理信息队伍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访问考察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带动我省地理信息企业着力开拓国际地理信息市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省发展改革、省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统筹规划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逐年分解落实,保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健全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市、县(区)政府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管理职责,支持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持续、规范、强劲发展。
(二)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分担机制,多渠道筹集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完善政府采购中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地理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有关制度,为地理信息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认真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地理信息企业税收负担。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地理信息产业,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对地理信息企业投资、融资、信贷等的支持力度。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健全和完善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市场招投标、资产评估、信用评估、咨询服务制度,以及工程监理、监督检验等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统一监管机制,建立地理信息市场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机制,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统筹协调我省地理信息获取、分发和更新工作,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加强中部地区区域合作,积极构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用的协作发展模式。
(四)强化人才和技术支撑。
建立健全地理信息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鼓励地理信息生产服务机构与高校等相关科研机构通过联合共建等方式进行人才交流。支持本省高校面向地理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整相应专业学科设置,加大高层次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我省测绘地理信息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和领衔承担国家级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科技项目研究,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同时,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地理信息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自主创新和地理信息技术集成,开发智能化地理信息高端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