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我校地质专业99级校友蔡建芳当选“最美中核人”

06.10.2015  18:33

      编者按: 在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我校地质专业99级校友蔡建芳等60名在“践行核工业精神,做最美中核人”岗位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最美中核人”的称号。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诠释了敬业之美、奉献之美、诚信之美、安全之美、创新之美以及青春之美。蔡建芳的奋斗历程和创业经历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东华理工精神,现将他的事迹报道如下:

蔡建芳:青春无悔只为核地质

      他长期坚持在野外一线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他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带领年轻技术人员攻克难关;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热血,在松辽盆地砂岩铀矿找矿中实现了新的突破。他就是现任二四三大队松辽分队分队长的蔡建芳。
      蔡建芳2003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同年分配到二四三大队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2006年5月开始担任地质组长、项目负责,2012年8月由中核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聘为松辽盆地铀矿勘查总地质师。
      松辽盆地面积接近26万平方公里,2011年开始,蔡建芳负责《内蒙古通辽市宝龙山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普查》、《内蒙古通辽地区地浸砂岩型铀资源调查评价》和《松辽盆地开鲁坳陷富通—宝根地区1∶25万铀资源区域评价》三个项目工作。
      由于施工条件复杂,指导布孔工作困难很大,布设一个钻孔,有时需要跑一整天。为了不影响生产,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野外编录时,天冷得几乎无法伸手写字,起风沙时难以睁眼看岩心。烈日下不仅炎热,而且编录纸反射阳光刺眼难耐,雨后机台编录时蚊子多,根本无法避免叮咬。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蔡建芳经常亲自编录、取样。每年收队后,他顾不上休息,就投入到整理资料和编写总结报告中。对他来说,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为了完成报告编写设计工作,他在办公室放了一张折叠床,工作太晚了就睡在办公室。
      作为松辽盆地铀矿勘查总地质师,蔡建芳深感身上的压力和肩负的责任。他苦心研究,充分发挥和展示了他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在带领松辽分队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通过几年的铀矿勘查工作,分析研究了松辽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及主要控矿因素,总结了铀成矿规律。在宝龙山地区圈定出一条长29公里,宽5-10公里的铀矿化带,扩大了铀矿规模,带内工业铀矿孔增加到38个,落实了宝龙山铀矿产地,建立了该区铀成矿模式。通过后续的勘查工作,该地有望落实一个大中型铀矿床。
      转眼十二个春秋,蔡建芳为核地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中国核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