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祠堂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对于人人乐享的公共文化,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大而全的城南办;也有人偏爱小而精的锻压厂社区;有人钟情美而雅的昌坊村;同样也有人醉心于人文荟萃的介桥村。
新建的小楼、齐全的设施、现代化的装修……这是很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样式。然而在分宜县介桥村,却把文化中心落在了古祠堂,通过依托其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让古文化焕发出新气象。
“屋后七峰袁岭秀,门前一水介溪清”,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我并不是第一次来介桥村。和以往一样,每次到了毓庆堂,村里严氏家族的媳妇曾志媛和叶丽珍便会向游人讲解介桥村的人文历史。
“新余没有几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员像你们一样还得身兼数职吧?”听着两人的讲解,我不禁调侃道。在村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叶丽珍和曾志媛既是管理员也是讲解员。几年前,介桥村修家谱时,两人充当记录员,记录下村里老人们口述的故事,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了村里的百科全书。
虽然坐落在祠堂内,和其他文化中心一样,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健身房一应俱全,然而该中心最显眼的却是镶嵌在墙上那40多块黑底阴刻的石碑和桌上一本本村民自制的书册,它们向人们介绍着介桥村的人文历史和家族文化。
“介桥村历来就有重学之风,在古代,严氏家族在南昌、北京、宜春都设立了试馆,只要是严氏家族的考生去当地考试,都可以免费提供食宿,这个习俗一直从明代沿袭到民国时期。2011年起,严氏后人自发成立严氏宗亲会,宗亲会的会长自掏腰包30多万元捐资助学,设立专项奖学基金,无偿资助家族内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虽然我们介桥村小,但不乏考上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的学子……”介绍起村里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重学之风,叶丽珍不由表现出文化自豪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自豪感向他人做出的辐射,带动了介桥村公共文化的输出。
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硬件来看,相比于城市,农村相差甚远,然而在介桥村,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我想,乡村文化有所栖,精神文明有所栖,就是公共文化输出最强大的基础所在,正因如此,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乡村,才会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