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仲呈祥 张金尧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这“脉”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一贯坚持的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大众的文化”观点,在稍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月2日“引言”中升华为“立场问题”,在5月23日的“结论”中列为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明确提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可以说,“为什么人”的问题统领了毛泽东思想整个文艺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文艺理论,在新时期全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折的新情势下,及时提出不要再令文艺为“临时的、具体的、当前的政治”服务,提出了“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强调“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离不开艺术,艺术更离不开人民。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文化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则是实现这一“以人为本”的文化观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同志倡导以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文艺要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能源和智力资源,他提出“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论断,也是将文艺创作源泉、服务对象、成果归属等都统一于“人民性”之中。
习近平同志这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方略中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指示和全面阐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人民性”。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艺思想成果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蕴含着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其治国方略中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蕴含着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形成了科学的文化建设思想体系。
“讲话”极大地提升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深刻认识到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