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八个结合”推进扶贫攻坚

31.05.2016  12:25

  ●乐平市政协精准扶贫课题调研组

  近年来,乐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要求,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的58400人减少到2015年的14901人,贫困发生率也由2011年的8.4%下降到2015年的2.2%。但扶贫脱贫任务还非常艰巨。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贫困主要是因病致贫返贫、因学而贫、因智因残致贫、自然条件等要素致贫、无产业支撑且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所致。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致贫原因错综复杂,精准识别难以精准;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自我脱贫意识较差;抗贫能力极为脆弱,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扶贫措施落实不够,扶贫效果不够明显;农民普遍外出打工,导致“空壳村”经济发展难等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要下大力气,不能落下一个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为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指示精神,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乐平市政协把精准扶贫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从年初开始,成立9个精准扶贫调研小组深入市内部分乡镇、村进行调研,并组团赴吉安县、井冈山市等地考察学习,整个调研工作历时3个月。

  如何坚持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战略,市政协课题调研组认为,乐平是个农业大市,但大而不强,要加快补齐农村“短板”,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步小康,就必须在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基础上,从乐平实际出发,以精准扶贫助推“三农”工作,把精准扶贫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认真实施“十个一”帮扶工程,即:制定一个脱贫规划、找准一条致富路子、落实一项扶贫措施、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安排一个劳力就业、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建好一个基层班子、树立一批致富典型。具体应抓好以下“八个结合”:

  制定发展规划,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根据《乐平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制定年度脱贫目标计划,先用两到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脱贫任务,再用两年时间进一步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共奔小康、一个都不掉队。要立足实际,搞好精准识别,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到位,因村因户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找准帮扶路子,做到“靶向精准”。要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按统一标准建立扶贫台帐,在规定期限内脱贫的贫困户,要及时予以注销;对已脱贫和原本不是贫困户因病因灾返贫、变贫的,要随时纳入扶贫对象范围,实施有效救助。要建立精准扶贫长效工作机制,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各项扶贫工作,变扶贫方式由“漫灌”到“滴灌”、“输血”到“造血”、“当前”到“长远”,既保持扶贫政策措施的稳定性、长期性,又巩固和发展扶贫脱贫成果。

  咬定脱贫目标,坚持摆脱贫困与勤劳致富相结合。按照“一个高于,二个不愁,三个保障”的要求,把握好精准扶贫工作三个关键性环节:一是扶贫应首先扶其志、治其愚。“扶贫”关键是“扶人”。贫困户大多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精准扶贫工作要把加强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创新观念,根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精准脱贫的自信心。二是扶贫应注重防其病、康其身。要小康,先健康。要防贫,先防病。乐平市农村因病致贫现象较为普遍,几乎村村有,小村一两个,大村七八个。因而,必须完善农村疾病预防和卫生制度,加强农民卫生和疾病预防知识教育,普及和完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送医疗下乡服务,把老百姓体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扶贫应立足创其业、致其富。脱贫致富,必须以项目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这就要求精准扶贫必须以产业扶贫为根本,通过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走出一条符合乐平各乡镇、村实际的精准扶贫路子。

  落实扶贫措施,坚持个别脱贫与整体脱贫相结合。立足实际,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真正达到“扶一人富一户,扶一村富一片”效果。在措施落实上,对贫困户,要采用“一户一法”形式扶贫,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接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贫困村,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和发挥各村现有的地理、产业等特色优势,找准找对主导产业项目,认真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贫困家庭实现脱贫提供有力保障。在资金落实上,一方面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使帮扶脱贫工作真正接地气;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各相关金融单位要主动为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解决融资难、办事难问题,为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扫除障碍。

  汇集各方合力,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扶贫和移民办要统筹协调全市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市、市直单位和乡镇、村、组四级扶贫工作责任制,定期调度,扎实推进,切实发挥好各级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中坚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发动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履行帮扶义务,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各社会组织要充分利用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与贫困户的情感沟通和帮扶,增强其脱贫的信心,帮助其下定决心,克服消极心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攻坚大格局。

  改进帮扶方式,坚持传统帮扶与创新帮扶相结合。乡镇应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或扶贫工作站,专门综合协调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扶贫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要鼓励和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入股到种养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政府可把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按股量化到贫困户,投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让贫困户按股分红获得稳定收益,同时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给予资金贷款贴息的支持。要强化金融扶贫,全面落实小额支农扶贫资金(5万元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落实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担保贷款,政府应对贫困户贷款实行全额贴息,并建立产业保险机制,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资金困难、增强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要设立由政府和银行共同出资的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扶贫攻坚。

  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要高度重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新农村建设点向贫困村倾斜、新农村建设项目与扶贫项目对接,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和管护机制的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提高贫困村居民生活质量。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树立脱贫致富典型,坚持宣传教育与典型引路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努力营造精准扶贫“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典型,善于学习和借鉴外地精准扶贫工作成功模式,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打造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程,全面提升扶贫工作实效。建好基层班子,坚持组织建设与考评考核相结合。村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要把加强贫困村干部队伍建设、选好用好致富“带头人”、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组织保证。同时,建立扶贫考评考核工作机制,制定考评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和帮扶责任,成立由纪委牵头,“两办”督查室、扶贫和移民办参与的督查考核组,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月督查、季评比、年考核”。各乡镇、市直各单位部门要以考核为动力、以督查促落实,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人人强化担当,确保全市“三年脱贫,五年小康”目标如期实现。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