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甲医院:“急诊”为何成“挤诊”

10.02.2014  11:45

这些天医院急诊人满为患,在此我提议,感冒发热未到38.5℃,不要到急诊凑热闹;醉酒爱闹事的,不要到急诊撒泼;白天可就诊的病,不要到急诊。急诊是救命的,请别占用别人的生命线……”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涂建锋已记不清,他发的这条微信被转发了多少次。他告诉记者,急诊科拥堵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大医院的急诊科陷入“急诊不急”的尴尬窘境,科室医护人员不堪重负。

一月中旬至下旬,记者就此在杭州几家省级三甲医院展开调查。

不堪重负的急诊室

入冬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门急诊量屡创新高,周末更是人满为患。1月19日晚七点,记者在该院看到,19张固定病床早被占满,过道加了5张病床。护士长陈水红说,再有急诊病人来将很难加床。

夜班接班后,医院行政总值班王志康一直在急诊室协调分流病人,把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转入专科病房。这绝非易事,此时绝大部分病房已满员。

记者在另外几家医院看到的情况跟这里如出一辙。作为浙江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简称浙医儿院)医疗实力雄厚,不少外省的病人也慕名前来。1月23日上午10时,记者到达该院时,门前的马路已被车辆、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院内都是抱着小孩的家长,因输液室满员,一些家长无奈擎着吊瓶坐在花坛边。这是一个老院区,急诊抢救室空间狭小,仅5张病床,没病床时,医生只能让家长把孩子抱在怀中抢救。急诊科主任张晨美告诉记者,2013年急诊科就诊人次达26.7万,最多的一次晚间急诊量达1000多人。

晚间前半夜,急诊科安排10名医生,即使这样,每位医生还要看80个左右的病人,简直成了‘夜门诊’。无奈之下,抢救室只能安排一名医生。按标准算,我们科已超负荷一倍多。”张晨美说,“医院只有850张床位,每天有四五百个患儿等待入院,我们急诊科的滞留问题更严重。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石爱丽说,医院急诊人数每年以1万人次递增,去年达15万人次,有时抢救室满员,病人又危重,医生只能在地上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大医院为何人满为患

浙医二院急诊科主任张茂表示,随着新医改措施的实施,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得到释放,大量患者涌入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国内急诊室的拥挤现象十分突出。这中间,“非真正急诊”患者是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医院26.7万名急诊患者中,真正需要抢救的只有7000人,许多患儿仅为发烧、咳嗽等,完全可到下级医院就诊,没必要送急诊。但现在急诊没有门槛,大医院也没有门槛,国家没有分级医疗制度,不允许拒绝病人。”张晨美说。

陈水红在接受采访时说,抢救室里19张病床,有12张被老年病人占用,他们往往同时存在多系统的疾病,因为某一器官急性发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家属就直接送急诊就诊。在她看来,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救治,但家属就是不信任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

老年病人在抢救室滞留时间偏长,对急诊资源的占用最严重。”张茂说。

浙医儿院急诊科副主任杨子洁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有十多辆救护车送达,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下级医院转诊而来,因为家属强烈要求转院,下级医院即使有能力救治也无法承担相应责任,只能同意转院,导致大医院急诊压力非常大。

张晨美说,上级医院的确应该为下级医院解决疑难杂症,但目前的“双向转诊”制度仅为“单向”,一些急救病人病情稳定后,大医院专科病房紧张,想送回下级医院康复治疗很难,因为绝大多数家属不会同意,他们宁可赖在急诊室等床位也不回去。

急诊科的无序状态使医护人员担忧。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周道扬认为,近5年来病人量逐年增加,2013年医院的急诊人数达17.8万多,但其中约20%的病人并非真正的急诊。急诊科的拥堵状态,跟经济发展后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有很大关系,但另一重要原因是目前没有具体统一的急诊分诊制度。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