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争当全国城市群建设“排头兵”

15.04.2015  10:56

    国务院在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对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三省应该怎样合力争当全国城市群建设“排头兵”?记者一一为大家解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四大战略定位

    我国城市群规划,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5个国家级城市群,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四大战略定位: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六大重点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现院长周济均表示,中三角的健康发展,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化,乃至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大学秘书长、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真正建立开放、统一的现代区域市场体系,让资源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畅快流动,优化配置。

     将进一步强化南昌中心城市地位

    《规划》提出,要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去年下半年出台的《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以沿沪昆线和京九线为主轴,聚集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效应,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南昌市为核心的南昌都市区,加快发展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构筑“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体系。这与国家《规划》十分契合,意味着江西新型城镇化将“换挡提速”,在国家层面强力推进。

    《规划》同时提出,要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

    “一带一路”将南昌列为节点城市,南昌地铁年底运行通车,昌九一体化风头正劲……《规划》的贯彻实施,无疑将强化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对于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带动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将加快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加快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规划》提出,要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疏浚长江及支流航道,推动高铁干线建设,或将撬动超过万亿元规模的基建投资,这也将使长江中游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为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是三省共同的心声。《规划》同时提出,要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关专家认为,江西应在加强与湖北、湖南交流互动、避免产业趋同、打造产业特色的同时,找准产业定位,细化产业分工,力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新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共享迎来新机遇

    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西最大的品牌、财富和发展后劲。去年底,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专家指出,我省应在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的同时,按照《规划》要求,与湖北、湖南良性互动,着重在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等方面下功夫。

    《规划》同时提出,要推进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专家认为,昌九一体化发展,两地百姓实现了多方面公共服务共享。我省今后应进一步开阔视野,强化省内城市与湖北、湖南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共享,让百姓共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红利”;同时强化开放的引擎作用,为城市群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记者 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