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搅局考验自主招生命题能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集合了全国20多所优秀高校的“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的笔试同时开考。据了解,只有通过笔试,考生才可以选择相应联盟中的大学参加面试。因此,在考试现场,一些培训机构也瞅准机会粉墨登场。“自主招生命题专家”、“通过率80%以上”等宣传标语,让许多家长怦然心动。
高校自主招生的根本出发点是将招生权还给学校,让学校选拔合适的学生,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而提高办学质量。同时,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将对实施高校多元录取、分类招考、招考分离、减负等诸多环节产生影响。自主选拔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不经过任何强化培训、临时包装和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否则就一定会沦为“小高考”。这不仅完全违背初衷,而且严重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因此,遏制“培训”搅局,保证自主招生遵循规律,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应试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育“培训化”,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知识碎片化,能力形不成。因此,即使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连夺第一也无半点值得炫耀之处,因为对精通应试之道的中国学生来说,熟悉PISA题型是非常简单的事。一旦套路被破解,培训就有了用武之地,测试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准确性。所以,要使自主招生“培训”失效,就必须在命题上下工夫。
什么样的考试题目是通过突击培训难以奏效的?首先要杜绝偏题怪题。如果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考试内容及题型都是学生在课堂学过的,就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培训。假如考试内容超纲,是正常教学不会涉及的,就会给学生传递错误信号,即要取得好成绩就得补充学习内容;又假如让“胡适之对孙行者”这种对对子的题目大行其道,培训就必定有市场,因为对对子是技术活儿。学校要面向全体,不可能将这种老掉牙的修辞作为教学的重点,也不会经常超出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故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只能另寻他途。其次,要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概括和综合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学习能力,摈弃死记硬背。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不刻意求新求异,应以“巧”而非以“难”取胜。出难题是末技,而高超的题则好似贾宝玉似曾见过的林妹妹,看着亲切,其实是不容易琢磨透的。最后,关于面试,应当以考查学生见识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不以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的妥当与否一类的“细枝末节”取人;应当增加题目的可选择性,适度宽容学生的“冷门”。
高校招生是一项宏大工程,而在大规模批量选拔人才时,命题是一项关键工作。命题不科学,不仅难以科学选才,而且干扰基础教育的正常教学。高校不但要深入开展命题研究,还要组建一支稳定可靠的面试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自主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对于中学来说,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标准,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端正心态,正确认识高校自主招生,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劝导学生、家长不攀比,不跟风。如此多方协力,社会培训机构必定搅局不成。(姚跃林)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