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谈特型演员:逐渐消失已成必然
本版图片为资料片
随着电视剧《陈云》在央视热播,扮演青年陈云的演员李雪峰也备受好评。与此同时,微博上网友开始热议特型演员的“转型”问题。特型演员作为中国人一种集体回忆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在以往陈云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大家熟悉的是特型演员谢刚的演绎,这次的电视剧《陈云》中,由于作品涵盖伟人70年的革命生涯,青年演员李雪峰和谢刚分别演绎青年和中老年时期的陈云。从韩适、古月、王铁城为代表的早期特型演员的出现开始,伟人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塑造,向来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关注。
业内反响
特型演员逐渐消失已成必然
电视剧《解放》的监制之一、著名军旅剧策划人李洋曾在接受采访说,特型演员本来只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概念,目前基本已经成为我国独有的现象。他们本来是中国人一种集体回忆的方式,但是现在,这种需求已经在逐步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型演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已成必然。
一位电影制片人曾说,观众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关注度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而且,随着化妆技术的革新,扮演任何名人,对于外形的相似度要求已经不再那么高了,甚至可以不相似,比如张国立在《建国大业》里演蒋介石,除了光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同时,观众的需求也已经发生变化。最初,观众一度是对领袖原汁原味的乡音十分熟悉,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开始,演员们尝试着说普通话,一开始大家很不习惯,还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但到了《长征》,这样的演出方式就基本得到了认可,到《解放》时,所有片中的领袖角色都说普通话。从观众对语言变化的迅速接受可以看出,集体回忆的需求已经逐步淡化,至少要求已经很少了,多个特型演员扮演一个伟人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时代变化
现在更重演技,不再要求外表酷似
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人赵晓明称,随着时代的变化,八一厂现在已经不会为一部影片专门去招聘特型演员了,“现在不会招募了,以前招募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那个时代的影视作品几乎在写战争年代。现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也多了,比如中影集团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不会因此去招特型演员了。”
在赵晓明看来,现在一些演员出演领袖人物只需要形象接近,而不再要求酷似,“现在经过化妆造型就能演,而老一辈观众对演员形象要求很高,但现在的年轻观众越来越看重演员的演技了。唐国强过去也不是专门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现在观众越来越接受他了,因为他演出了另外一种状态,他是从心理上来刻画这个人物。”
2011年,《建党伟业》的导演黄建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片中为何不选用特型演员出演领袖人物时,黄建新表示特型演员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特型演员不属于职业演员的范畴,有些特型演员站在那里,的确很像但不会演戏。”
对于大胆选用刘烨在片中扮演青年毛泽东,黄建新认为,“刘烨是目前和毛泽东长相相似度最高的演员,同时,刘烨也是专业演员,让他来演再合适不过了。” 文/秦悦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