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多地在罕见寒潮下让城市运转不“停摆”
新华社杭州1月23日电 从下午断电,到傍晚16时前恢复供电——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80岁的老人储根生家中温暖如春。供电所电力抢修人员范向东在给老人留下一张电力报修名片后,和同事们又踏着积雪去往下一户断电的人家。
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寒潮,把中国江南水乡和“冰封”、“严寒”等词汇联系在了一起。同临安一样,几乎没有和-10℃“交过手”的中国大多数南方城市,正采取一切措施让城市运转不“停摆”。
贵州省气象台气象快报显示,22日20时至23日8时,贵州全省共75县(市、区)出现降雪,其中30县出现积雪。当地有关路政执法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出动,铺撒融雪剂防滑沙,沿途值守确保过往车辆通行安全。针对易发事故路段和易发生凝冻的桥梁、隧道、弯道、长下坡等路段,均设立值守点全天对道路进行排查。
随着强寒潮渐次进入浙江境内,浙北出现大幅降温和降雪。面对寒潮,略显惊慌的市民曾出现囤菜抢购现象,菜价一度飞涨,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的部分蔬菜断货。
不过,早有准备的商务部门通过提前增加备货和库存以保障供应,菜价随后回落。浙江省商务厅官员信心十足地说:“全省有应急企业1000多家,应急商品、生活必需品100多种,货源充足。”
囤菜热后的次日,当马大嫂们拎着菜篮子来到农贸市场和超市时,发现前一天狂购的菜肉依然新鲜在架,纷纷表示自己“亏了”“头脑发热”。
浙江省气象台23日8时30分发布寒潮橙色预警,杭嘉湖地区气温已降至最低-3~-5℃,接下来气温将继续下降,浙江大部地区将降至-8℃~-11℃、局部在-12℃以下,部分地方可能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
在中国国内,也许-10℃对于北方的冬天来说是小意思,但是对于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来说,也许就是一场灾难。根据有记录以来的气象史记载,杭州的最低温度是-9.6℃。
22日晚至23日凌晨,四川多地出现雨夹雪甚至大雪天气,造成四川电网共计108条线路跳闸,4224台配电变压器停电,30万多户用电受影响。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已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实施抢修。
风雪连天,城市中那些弱势群体是否能吃饱穿暖?为了应对强寒潮,杭州专门针对流浪乞讨人员,陆续启动应急避寒点。记者在建国南路上的兴城旅馆避寒点看到,宾馆给借宿的流浪乞讨人员准备了一日三餐和空调、热水,每位流浪人员不仅可以获得免费食宿,还可以获得医疗救助。
“这样恶劣天气下,保障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杭州市民政局事务处处长陈珺说,“工作人员首先劝导和引导他们接受救助,如果有人不愿去救助站,我们就启动临时的应急避寒点,让他们就近避寒。”
民政部门还加大了对危旧房和困难群众的摸底排查,及时转移居住在危险住房或自身御寒有困难的人们。到22日晚,已转移受灾群众1.3万人,开放避灾安置场所近9000家,为困难群体发放放棉被及毛毯4.1万床,棉大衣7000多件。
许多人记得2008年席卷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严重冰雪灾害,导致了大范围的交通“停摆”。而本次寒潮最低温预计出现在1月24日,正值今年中国春运的首日。浙江、福建、贵州、江西等地山多,公路体量大,桥隧结构物多。此次雨雪对交通影响面较大,山阴路段、隧道北侧、桥梁、匝道等积雪严重。
不过,一些出行的人还是表示出了乐观看法。23日从上海自驾车到杭州看望同学的郑州市民小邵,发现当天下午高速公路处于畅通状态。
“我们用了20多个小时,投入505支抢险队伍1万多人次,到23日15时,浙江全境重要保障高速公路全部抢通。此外,水上客运无旅客滞留,全省机场运行正常。”浙江省交通部门的官员说。
值得关注的是,信息化手段在灾害性天气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杭州和宁波等城市,除了人工对主要道路桥梁实行不间断动态巡查,及时组织清除积雪和覆冰,两市还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增派信息采集员队伍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中心城区重点区位现场情况,确保恶劣气候时期道路、桥梁畅通。(执笔屈凌燕 参与采写张璇、徐昱、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