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密切产业合作 共建长江经济带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长江经济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经济布局,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我省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契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格局。江西是长江流域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尤其是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联手构建沿江优势产业集群,将有利于发挥江西区位优势,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尽快实现江西发展升级、绿色崛起。
江西参与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有利条件
地域相连。江西处于长江中游地带,是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共同腹地,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与广袤西部地区的重要支点,区位优势明显。我省初步建立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大网络格局。更为重要的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发达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其他等级的公路把整个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编织成网;京九、武九、皖赣、合福、浙赣线以及通往南北两翼和西进的铁路都在此汇集和扩散,并形成了区域内快速的城际列车;横贯东西的长江黄金水道以及交叉成网的内河水系使得整个长江中游水上运输可以四通八达,上达武汉、重庆,下通南京、上海;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九江庐山机场、景德镇机场为枢纽港的长江中游江西空港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可以通达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会城市及主要中心城市。
人缘相亲。从历史上看,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人口流动比较频繁,而其主要流向是江西移民湖南、湖北,“两湖”移民云贵川。目前,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居民中有许多是江西人的后代。改革开放以后,江西又有大量农民工前往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打工。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不间断的人口相互导入,奠定了江西与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市人缘相亲的特定基础,人缘相亲这条主线又极大地推动了江西与各地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经济相通。长期以来,江西与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市之间经济往来互动频繁。萍乡、宜春与湖南,九江与湖北,景德镇与安徽,上饶、鹰潭与浙江之间都有着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江西实际引进省外资金排在前五位的省市中就有浙江、江苏和上海。通过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与湖南、湖北、安徽的经济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产业互补。产业地域分工是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地域分工的实现程度又由各地区优势产业的差异性和合理性所决定。江西的支柱产业与长江上游的云贵川渝、下游的苏浙沪各省市的支柱产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产业的同构性较低,产业地域分工程度较高。
江西参与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
装备制造业。我省可利用现有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引进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南昌、上海、武汉、重庆、合肥等整车制造中心,重点发展轿车、重型载重汽车、改装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九江、景德镇、咸宁、黄石、岳阳等地则相应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配套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合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江铃汽车应联合东风汽车、比亚迪公司、奇瑞公司等,重点开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清洁燃料汽车,建成产业联盟,形成较为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航空制造业技术支撑方面,我省应积极引导南昌航空大学、650飞机设计所以及602直升机设计所共同参与武汉航天创新研究院建设。
有色金属产业。我省应充分发挥在有色金属资源上的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推进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形成产业联盟。以江西为主导,联合相关省市有色金属龙头企业合作共建铜资源开发及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开展铜精深加工技术工艺研发,从而在铜产业发展方面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实现研究成果区域和企业共享;以江西、湖南为主导,重组区域内的钨、稀土、铅锌、锑企业和生产,鼓励产能跨区域合理调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益。
钢铁产业。我省应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原则,推动钢铁产业集约式发展。依托区域现有大型钢铁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战略联盟,促进江西钢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和应用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积极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构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
石化产业。我省应与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市共同打造沿长江化工产业集群带,形成各具特色的化工产业带。九江全力提升炼油综合能力,上海、武汉重点发展石油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岳阳重点建设催化剂新基地等;加强区域统筹,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支持业务类型相似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如九江石化、上海石化、武汉石化等联合发展,构建战略发展联盟;昌九化工、衢州化工、仪征化纤、宜化集团等企业可以结成企业战略合作同盟,共同构建新的产品、技术组合形式,以产业链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伙伴共生关系,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
建材产业。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我省应根据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化学建材工业、非金属矿工业,并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市在水泥及水泥制品工业、植草路面砖等新型建材方面的合作。
软件产业。我省应以金庐软件园为核心,联合中兴南昌软件园、先锋国际软件园、江西微软技术中心、巴士在线等骨干软件企业和数字内容服务商建设国家软件基地,加强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培育一批国内著名软件品牌,打造中部地区软件产业高地。
物流业。以长江航道水运为基础、航空口岸物流为重点、铁海联运为突破口,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口岸物流平台,依托长江沿岸各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海关监管场所,共同打造长江陆路口岸,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加快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九江等交通港口枢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物流企业跨区域整合,建立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盟;加快连通江西与浙江、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省际高速通道,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为中心节点,推进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沪昆客专、合福客专、池九客专建成通车;加强区域物流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以智能交通、港站枢纽、多式联运为一体的运输体系,以物流中心、连锁经营、冷链物流、城市配送为一体的商贸流通体系,以信息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销售服务体系。
旅游业。积极开展与国内重要旅游城市、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口岸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客源共享机制;突出区域内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五大旅游特色,联手合作共推线路、共创品牌、共谋发展;共同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企业集团、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建设若干旅游圈和旅游带,共建一个有省无界、品牌共铸、资源共享、效益共生的旅游联盟区。
金融业。依照互惠互利、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依托,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内各省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并互设金融机构。各省市金融业主管部门可积极发展统一完善的区域产权交易机制,通过共享区域产权交易所,进一步便利区域内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权交易及投融资活动。
文化产业。充分挖掘长江流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打造知名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创意人才和战略投资者,扶持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培育和繁荣文化创意市场,加快发展演艺娱乐、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等产业,合力打造反映长江形象的文化作品;加快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会展、交易和招商引资集中、有序、规范开展。
构建和完善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机制
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产业分工合作的关键在于制度协调,从政策上给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空间。必须突破长江经济带内行政区划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以项目为纽带,促进产业链的对接与融合,鼓励产学研的交叉渗透,建立以区域内企业为主体或牵头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引导区域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由短期项目合作转向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联姻关系;引导长江经济带内行业协会密切协作,组建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沟通市场信息、协调合作的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内企业、科研单位为解决重大共性问题,建立市场化的协作关系。
构建多边合作的联动机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密切江西与长三角、长江上游各省市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城镇功能合理分工,积极构建与长三角、成渝云贵等地区合理分工的产业体系,推进跨域联动发展。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重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优质农产品补给基地、劳动力培训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面向长江上、下游地区的物流中转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开展与长江经济带内其他省市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政府服务等层面的对接合作,拓展产业分工途径,提高产业转移对接效率。
共建产业合作对接机制。加快设立高层次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协调机构,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联合编制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产业转移和承接重点。统筹规划长江沿线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提高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支持江西现有工业园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共建,推动互动发展,开展联合招商。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各地工业园区按照各自主导产业合理布局,发挥各自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商业信誉、招商渠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共建园区等多种形式,加强在规划、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支持沿海发达省市到江西长江经济带设立“飞地工业”,对园区利益实行合理分成。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麻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