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记者从不同方向赶往鲁甸灾区

06.08.2014  17:52

  “抱歉,我们马上要进行一个重大采访,两个小时后与您联系。”8月4日22时21分,当《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致电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前往鲁甸灾区的集团编委、地方新闻中心主任王廷尧时,电话那头的他在嘈杂的声音中匆匆挂了电话。等王廷尧忙完手头的工作,已经是8月5日凌晨3点了。

  云南昭通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国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各路救援队伍急赴灾区,新闻媒体也再一次成为救援队伍中的特殊救援群体。

  国内外记者急赴灾区

  “我们一行9人,8月3日晚上8时左右从昆明连夜出发,大约在凌晨5时到达震区,一直跟着救援队忙到现在。”《春城晚报》记者黄兴能在电话中略显疲惫地说。

  地震发生后,云南当地媒体反应迅速、火速集结。王廷尧告诉记者,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得知地震消息后,报社驻昭通市分社的5位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震区。截至8月5日上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派往地震灾区前线的记者有近40人,他们分布在灾区的不同位置,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报道。云南卫视、国际频道等从8月4日早上7时开始全天直播,数队记者陆续进入灾区,演播室所有人员进入战斗状态,接档直播。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昭通日报社、昭通电视台、昭通人民广播电台等当地主流媒体迅速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16时50分,领导干部率领30多名记者兵分多路,赶赴鲁甸龙头山灾区。

  “去昭通的路上,一度大雨如注,路面方向都看不清了。好在是阵雨,继续赶路,身边有救灾车辆不断擦肩而过。”8月4日,《华商报》记者江雪在前往震区的路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在得知地震消息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等纷纷将目光投向鲁甸,多路记者从不同方向赶往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来自国内外30多家媒体的200多名记者已经抵达震区进行报道。全国各地报纸在这两天的头版突出报道这一重大灾难性新闻事件,展现解放军战士及当地群众抗震救灾、争分夺秒救人的画面。

  微博微信畅通信息传播

  “【骡马口村房屋损坏已不能居住缺帐篷】据本报记者韩海阔发自现场消息,在受灾严重的骡马口村,村内房屋损毁率达到90%以上,已不能居住。因昨夜阴雨天气,有部分受灾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目前,骡马口村急需帐篷。”8月4日13时47分,“@云南信息报”在微博上发出灾区物资紧缺信息。

  8月4日10时44分,“@央视新闻”发微博称,目前鲁甸县通往龙头山镇的昭巧线天生桥路段和沙乐线沙坝村路多处塌方,无法通行。公安交管部门已实施交通管制,昭巧线、沙乐线只允许抗震救灾车辆和应急指挥车辆进入。禁止大型货车、客车进入重灾区。

  为使救援能够有序有效进行,“@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深圳晚报”等纷纷发出“让出生命通道”的呼吁,号召大家不要盲目驾车前往救灾,避开通往灾区路段,为生命让路;没有基础避险知识的普通志愿者不宜盲目进入灾区;扩散权威发布的求助、物资信息。

  《人民日报》还在其微信公共账号中整理《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小常识,告知公众当危险来临之后,该如何利用有效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中国之声》特地播出方言版救援信息,提醒灾区群众做好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应急防范。

  迅速搭建救援扶助平台

  “你那里怎么样?需要什么救援?你需要向亲人报平安或者需要寻找联络亲人?你可以为灾区提供什么帮助和救援?你对救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8月4日,《中国之声》开通特别直播《鲁甸紧急救援》,并联合网易、百度共同搭建紧急救援信息发布平台。受众可以通过拨打《中国之声》热线电话,在《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微信账号留言,登录网易新闻客户端跟帖,到百度云南吧发帖4种方式发布信息。

  除此之外,很多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号召和提醒大家,想为灾区尽绵薄之力有很多方法,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由《华西都市报》发起并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基金共同成立的“华西圆梦基金”开通鲁甸地震捐赠专线。基金除用于帮扶地震灾区孩子,也为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帮助。“@央视新闻”“@中国福基会救灾救援部”也共同发起微公益紧急救援项目。

  针对地震灾情,360公司也宣布启动救灾响应与公益救助机制,紧急开发和上线360搜索寻人平台。同时,利用360搜索、360手机卫士等产品在大数据挖掘上的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