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样有大发展 探访章贡区首家家庭农场
在农村一样能有大发展
——记者探访章贡区首家家庭农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随后,家庭农场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截至9月底,我市共登记成立118户家庭农场。不过,一提起农场,不少人会首先想到国外的大农场。家庭农场究竟是什么样子?赣州的家庭农场发展又是怎样?近日,记者探访了章贡区第一家家庭农场——绿野家庭农场。
缘起:渴望在农村发展
刘家晖是章贡区水西镇坳头村茅屋前组绿野家庭农场的农场主。10月11日,记者见到他时,他和父亲正在农场干活。农场目前种植的是一片香樟树苗。
刘家晖一身黝黑的皮肤,给人一副憨厚的模样。“我是农村孩子,对土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如今,农村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通过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在农村一样能有大发展。”谈起创办家庭农场的初衷,35岁的刘家晖直截了当地说,在当农场主之前,他在赣州周边打过工经过商,但都不理想,用自己的话说就是没赚到什么钱。2012年年底, 在外打拼多年的刘家晖回到家中,看到周边的村子通过办企业、搞种养发展起来,他暗下决心,自己要做点什么。
申办:方便快捷不花钱
2013年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这引起了刘家晖的关注,成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的愿望在他心中燃起。
在家人和当地村委会的支持下,刘家晖与同村几户村民签订了协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村里的40多亩土地,成立了绿野家庭农场。7月29日,刘家晖的家庭农场梦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申领营业执照。“申办过程主要是在工商和农粮部门进行申报和注册,整个手续办下来非常便捷,没花一分钱。”刘家晖告诉记者,“申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后,不仅可以刻公章、在银行开户,还可以在贷款、签订合同、注册商标等方面享受许多便利。”
刘家晖表示,下一步,在流转的40多亩土地上搞好种植的同时,还将注册商标,拓展苗木花卉、水产养殖、休闲旅游等项目,进一步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好,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
感叹:闯市场压力不小
“我现在种植的都是些名贵苗木,效益比种植水稻强好多倍。”刘家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苗木虽然很累,但是每年下来,除了土地流转费、秧苗费、人工工资、化肥等各种费用外,每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
不过,刘家晖坦言,目前农场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筹措难。“农场主本来是种田的农民,扩大营销规模的资金从何而来成了我最头疼的事。”刘家晖说,作为章贡区家庭农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压力非常大,眼下农场苗木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租来的土地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扶持:配套政策助发展
记者从市农粮和工商部门了解到,从注册登记时间来看,刘家晖的家庭农场还不是我市第一家。截至9月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118户,其中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的97户,其余则是个人独资企业。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安远和大余两地家庭农场数量最多,我市首家家庭农场也出现在安远。为支持、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发展,今年年初,我市工商部门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职能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放宽了出资条件、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经营范围和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前置审批,从政策审批上予以支持。
可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代表着今后农业发展方向……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庭农场被寄予了众多期待,同时也面临缺资金缺乏、风险大等现实问题。赣州市工商局个体科负责人介绍说,调查情况显示,目前登记的家庭农场大多处在初始化阶段,规模都不大,农场主们最迫切希望出台金融、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一直以来,由于农业投资周期较长,资金周转较慢,农业生产存在的自然风险、养殖风险比较大,农场主很难融资。”该负责人表示,我市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随着各项配套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家庭农场将逐步壮大。(来源:赣州晚报 陈天仲 记者刘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