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猪倌”创业记

28.02.2016  10:58

  江西日报记者 林 雍

  在赣、鄂、湘三省交界的幕府山下,修水县港口镇港口村,有这样一对青年夫妻,大学毕业后,他们没有到大城市找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当起了“猪倌”。这对夫妻均毕业于重庆一所职业学院,丈夫叫卢丹,1986年出生,港口镇港口村人。妻子叫邹玲丽,比卢丹大两岁,安徽省安庆市人。

  时值寒冬,记者来到港口村,站在一个高岗上,顺着卢丹手指的方向,看到许多黑白相间的花猪出没在绿草丛中。中午时分,随着主人敲响的阵阵铃声,所有花猪从不同方向奔跑到猪舍,享受主人投放的美食……这就是卢丹夫妻打造的“幕村家庭农场”。

  卢丹和邹玲丽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卢丹的老家港口镇结婚,并于当年生了一个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俩做成了一次生猪买卖的生意,净赚1万元钱。尝到甜头后,夫妻俩觉得养猪是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便改行开始养猪。2007年底,夫妻俩东挪西借,筹资5万元,建成猪舍200余平方米,饲养生猪60头,5个月后全部顺利出栏。但是,由于周期过长,没有实现盈利。分析原因后,夫妻俩认为,主要还是经验技术和养猪知识的缺乏。从那以后,他们网上看、书店查,没日没夜学养猪技术。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2008年,已练就一身养猪本领的卢丹从安徽购进20头瘦肉型母猪,平均每头产仔13头,9个月后全部顺利出栏,当时正赶上生猪市场行情好,不到1年时间,获纯利100余万元。

  2008年底,卢丹夫妻的养猪产业粗具规模,但他们却产生了危机感——养猪业竞争很大,除了他们,很多大集团也在做这个,再继续这么下去,恐怕很难发展。“拼实力,拼规模肯定拼不过大集团,一定要拼特色,当地别的不多,就是山地多,不如就地开展生态猪养殖,也就是俗称的‘土猪’。”

  2009年,夫妻俩圈租了一块山林,开始了“幕村黑花猪”的养殖。刚开始养殖规模不大,但由于口感好,味道正,他们饲养的黑花猪卖得很快。为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卢丹夫妻格外用心。平时喂食黑花猪他们用的是玉米、糠、红薯等天然食料,猪生病了喂中药进行治疗。山林里情况复杂,有些猪跑进去就再也没出来了,所以饲养成本高,猪肉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价格一高便有了质疑的声音。有顾客表示,怎么知道这是生态猪呢?为了让顾客眼见为实,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在养猪的林地附近开小农庄,供顾客前去观看黑花猪的养殖过程,同时提供一些农家乐项目。大家游山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了黑花猪的养殖过程,便不再对猪肉的价格有疑问,猪肉也越卖越好。

  经过几年的努力,“幕村黑花猪”现在每天宰杀3至5头花猪出售,因其绿色无公害,且肉质肥美,口感爽滑,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夫妻俩的养猪林地已经达到了1000亩,黑花猪年销量4000多头,销售额近千万元。

  谈及今后的打算,卢丹说:“打算通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将‘幕村黑花猪’推向全市、全省,将来有可能还要走向全国,将企业做大做强。”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