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共场所孩童随意大小便 建议:家长帮改不良习惯

08.08.2014  12:08

  俗话说:人有三急。现实生活中,年幼的孩子忍耐力差,不少家长怕憋坏了孩子,即使是在公共场所也会立即让孩子“就地解决”。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可周围的人却因此不满。孩子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是不文明的行为,是否应该对此大加指责,市民们的反应不一。

  一女士让小孩在公交上小便

  8月6日,有南昌市民通过微博向本报反映称,7月31日上午,在一辆1路公交车上,一名乘客不顾劝阻,让自己的小孩在车内随地小便。

  据悉,当日上午9时许,市民李女士乘坐1路公交车上班,她的对面坐着一名带小孩的女士,小男孩三岁左右。车开了不久,小男孩吵着想要撒尿,孩子母亲安抚了他几句,可小男孩依然闹个不停。那名女士当即让自己的孩子蹲下,直接在车厢内撒尿。见状,周围的乘客纷纷劝阻孩子的母亲,说这样不好,司机也通过车上的喇叭喊话阻止。无奈所有的劝阻统统被这位母亲无视,孩子最终还是在车上“解决问题”。方便之后,小男孩恢复了之前的活泼,但是周围的乘客脸上不好看。由于小男孩和他妈妈坐的位置十分靠前,孩子尿在地上的尿液随着车辆的运行在车厢里流淌,不仅阵阵异味让人皱眉,一位下车的女士还差点滑了一跤。

  “孩子小,不懂事,我们不会跟他计较,但是做妈妈的怎么能不懂事呢?”李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自始至终孩子的妈妈没有说过一句道歉的话。

  公共场所可见小孩随地便溺

  6日,记者调查发现,家长让孩子当众方便的情形并不少见。在八一广场附近,记者看到有父母在马路边上抱着孩子“把尿”,甚至还有人直接让孩子在草坪上大便。当记者上前采访时,这些父母们往往表示:“孩子还小,憋坏了怎么办?

  是否可以让孩子在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一半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公共场合随地便溺无可厚非,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而坚持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在外随地大小便的父母则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家住西湖区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随地便溺。“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他。”肖女士认为,孩子虽小不懂事,但大人不能不明事理,千万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文明的习惯。

  记者发现,相比男孩,女孩的家长管教会更严厉一些。家住红谷滩的孙女士是幼儿园老师,她告诉记者:“女孩一定要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小时候在外随地大小便,不利于女孩心智的发展。”同时,她建议父母带孩子在外玩时可以准备一些塑料袋,万一遇到孩子尿急,而周围没有厕所时可以领孩子到人少处用塑料袋处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文明的榜样。

  一些不良习惯应改变

  针对小孩在公交车上小便一事,245路公交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小孩子在公交车上小便,不仅不雅观还有异味,影响了公交车的乘车环境。遇到这种事,司机一经发现都会进行劝阻,但他们没有强制手段。“关键还是要靠市民本身的素质。”陈师傅说道。同时,也有乘客反映希望公交车上能够提供一些免费的方便袋,以应对乘客晕车呕吐,或者小孩方便等特殊情况。

  此外,完善城市服务设施的建设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很多父母向记者反映,有时让孩子当众便溺实属无奈,因为周围找不到公共卫生间。“孩子太小,还不能控制,有时找不到公共厕所,只好让孩子在路边的下水口方便。”市民王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公交车、地铁车厢内发生的随地便溺事件频频见诸全国各地的报刊,今年5月内地游客的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引发冲突的事件更是引人关注。江西省社科院马教授表示,中国城市化在加速,可是很多市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共空间意识却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脱节,很难意识到自己在公众场合的某种行为影响了他人。人们过去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必要加以改变。比如,从7月1日起,南京地铁开始禁止乘客车厢内进食,表明了人们对于这一不文明现象的重新认识,放任孩子公然便溺,也需要市民的“重新认识”。

  记者罗素静实习生曹凯翔肖琳琪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